胡同,当然是胡同。巷,当然是巷。
在北京,胡同很多,而巷是很少的。
今天就介绍一条巷——弘慈巷。
关于弘慈巷,查寻度娘得到如下信息——
弘慈巷位于德外地区东南部。南北走向,南、北两端均西折通德外东后街。全长200米,均宽5米。
在弘慈巷中,我们看到一个简介牌,载明信息如下——
弘慈巷位于北京市德胜地区中部,隶属德外大街东社区。西起德胜门外大街,南至教场口街,全长335.9米,宽11.5—12.4米。
从历史看,因附近原有弘慈寺,1965年将此街巷命名为弘慈巷。1990一2003年危改时,路南侧建成德隆小区6号院,路北侧建成德隆小区9号院。2004年,拓宽道路,现南至教场口街,西至德外大街。
弘慈巷原为南北走向,南、北端均向西折向德外东后街。现在看来,德外东后街已经不存在。而与之应该是对称的,德外大街西侧仍有德外西后街。
现在弘慈巷北段,是东西走向,与德胜门外大街相通,巷口正对德胜门外大街西侧的德胜国际中心建筑群。
弘慈巷从这里折弯,成为南北走向,南通教场口街。
近几年,当地政府进行街巷整治,赋予文化内涵,在巷侧设置了文化墙。
弘慈巷因弘慈寺而得名。《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七引顾肇迹宏慈寺碑:"京师德胜门外有古刹遗址,发地得石竭,盖元之元统三年(1335年)兴国禅林也。"明成化中,"刘公信心喜(舍),鼎建一新。奏闻,赐召宏慈”。寺今已不存,机械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即为寺院旧址。
机械工业部自动化*研究所位于今弘慈巷南段东侧,而其大门开于教场口街,为教场口街1号。
关于弘慈寺,据《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零七称:“德胜门外东北有前宏慈寺、后宏慈寺。宏慈前后二寺,相去不半里,形势联属,似一寺分而为二者。考寺为元兴国禅林,兹于后寺断垣荒草中搜得明臣顾肇迹碑,有元统三年兴国禅林之碑,翰林沈荃作重修碑记,殆本于此。而所谓兴国禅林者,其兴废无可考矣。前寺本朝乾隆丙申年新修。有炉一,上识万历十一年宏慈寺造。后寺有铁磬一,上识天启五年宏慈寺住持降松发心募造字。”
此寺在清康熙、乾隆时期,为香火旺盛时期,其规模之大,其占地不下百亩,除寺庙殿宇供神、藏经之外,还有僧房和塔院。塔院,即寺庙为有名望的高僧所修建的墓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