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上一篇)
师:噫,读的不错,所以大家都说今晚的月亮柔和。除了明亮、柔和以外,他有一个特点没有写出来。他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但他已经暗示在里面了。那其他同学还能再想一个词语吗?
生:洁白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原文中说:“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师:什么叫“淘洗”?家里有“淘米”,就是把米里的杂质清洗出来,淘洗过的月亮就是皎洁,甚至我么可以说它不染尘埃,真的很干净。因此,这里的月亮明亮,柔和,皎洁,不染一尘。好,一起来读一读今晚的月亮,看看月亮是怎样生起来的,用你的声音读出月亮的美。
生:齐读
师:(顺势读第三段,“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同学们读后面的内容,接上去。
生:齐读: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师:好,你们重读了哪个字?
生:重读了“走月亮”和“啊”。
师,重读“走月亮”,是因为月亮特别美。
生:还有没有不同的读法,也能读出自己的感情?
师领读前面,学生接上最后一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师:重读了“阿妈”,因为那晚不是一个人走月亮,是和谁?
生:是和阿妈一起
师:是和我爱的阿妈一起走月亮,所以,作者特地写了那晚的走月亮。同学们,我们会发现,月色如此美好,又跟一个最美好的母亲走在一起,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老师读前,你们读后。
师: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生: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师:要读出月亮的美好,要怎么读?再来一遍。
要读出和最亲近的人一起,你会怎么读,再来。
同学们,今晚的月色好,今晚的人也好。这里有一个“啊”字,我们需要好好读。(再次领起,师生共读。)
师:这个“啊”中,这个句子中,有什么样的感情?
生:对月亮的特别喜爱,以及和阿妈一起,这个场景又特别的和谐。
师:场景特别的美,内心特别地激动。所以,有了这一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们再来读一遍,把这个“啊”来读好,读出这种味道来。男同学读“这时候……”,女同学读“啊”后面的句子。
生:(分角色朗读)
师:注意最后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
师:这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一个感叹词“啊”。原文里还有没有“啊”字?
生:第五段,第七段,第九段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些句子。
这里的“啊”就出现变化了,那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生:后面两个“啊”的句子后面,变成省略号了。
师:为什么要变成省略号?我们需要把第四段好好读一读。哪个同学把第四段读一读?
师:有一个词读错了,是“运载”,读四声。大家发现,这一段,我和阿妈走到了溪水旁做了一个小船,有一段生动地描写。同学们,老师把这些句子读出来,你告诉老师哪个地方,哪个词语打动了你?(师读)你来说。
生: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其中这个“可爱”一词用得好。因为这个词是对小水塘拟人的描写,把小水塘写的非常的灵动,生趣,给人一种美感。
师:大家看他说的过好,“可爱”一词写出了小水塘的灵趣。家乡的小水塘在今晚的夜色当中,是如此的美好,连我们平时看过的没什么稀奇的东西,在今晚他尽然觉得是可爱的小水塘。其实,还有一个字很有灵趣,哪个字?
生:抱
师:你来读出来。
生: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都抱着一个月亮,我们来给“抱”换个词,你要换成什么?
生:每个小水塘都映着一个月亮。
每个小水塘都躺着一个月亮。
每个小水塘都住着一个月亮。
每个小水塘都护着一个月亮。
师:好!你为什么会用护?
生:因为这个“护”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那种母亲对孩子的那种保护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