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即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提及中国历史,相信所有中国人都会很自豪地说“上下五千年”。事实也是如此,随着良渚文明申遗成功,中国5000年文明史正式被国际社会所承认。而在此之前,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多有贬斥,认为中国历史应从周朝算起,商代以前只能算是部落联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但随着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四川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我们用有力的证据证明,中华文明不仅有5000年的历史,而且是多点开花,所以中华民族从一开始便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而不是某个单一民族。此外,中国向来以文化认同为根基,而不是以血缘关系辨亲疏。
相较于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即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断层。虽然历经外族入侵,甚至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中华文明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因为增加了新的血液而更加昌盛。这是其他几个文明古国所不具备的,而且它们也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了考古学家研究的“标本”。
但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从秦汉大一统以来,中国历史就像一台经常卡带的复读机,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从此中国便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即“农民或贵族起义-推翻前朝-建立新潮-开创盛世-阶层固化-君王堕落、官员腐败-国家衰退-农民或贵族起义”,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清帝退位。
然而站在政治的角度,中国历史又在不断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上古文明本质上属于部落联盟文明,那时候虽然有天下共主的概念,但部落组织较为松散,生产力也极其低下,成产资料大部分共有,没有剩余财产可供分配,所以那时的中国社会采取了禅让制,哪个部落最强大,大家就公推该部落的首领为天下共主。但那时候,中国大地并未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因为按照马克思的定义,国家必须具备两个要素:1.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2. 建立公共权力。很显然,上古文明不符合第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勉强符合,所以这些文明并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春秋时期,儒家对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推崇备至。其实,那个时代并没有儒家学者想象的那样美好。所谓的禅让,只不过是因为舜部落强大起来,取代了尧部落,做了天下共主;而禹部落强大起来,又取代了舜部落,做了天下共主。但由于大禹治水成功,水患消除,陆地面积开始增加,生产力开始发展,物质开始积累。于是,私有制开始产生了,人们不愿意再共享生产资料,而是单独过起了“小日子”。平民尚且不愿于人分享生产资料,何况是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君呢?所以,大禹任天下共主期间是禅让制向世袭制过渡的时期。插个题外话,史书上称的“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等人物极有可能是指该人物所在的部落,或者是该部落的世袭封号,而不是指具体某个人,要不然史书中的很多事件便无法解释,因为很显然,一个人不可能活好几百岁。
从夏朝中后期到西周,中国实行的是奴隶制,而且传位制度也不成熟,有时是父死子继,有时又是兄终弟及,这说明中国尚未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直到周朝建立,这种情况才有所扭转。
武王灭商后,周朝实行“封建诸侯以为屏藩”的制度,即将上古先贤的后裔、前朝王室的后裔、周王朝的宗室和有功之臣,按照远近亲疏、功劳大小,每人分封大小各异的一块土地。据史料记载,周初共分封诸侯多达800个。这些诸侯可以看作是周天子的代理,帮助他治理全国。有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周天子不直接控制全国呢?这样不是权力更大,税赋更多,实力更强吗?
周天子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但引用《甄嬛传》中的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交通极不便利,通信极不发达,所以周天子能够控制的区域相当有限,仅限于方圆一二百里的王畿之地。王畿以外,周天子鞭长莫及,只能分封给诸侯,由其代为治理。但为了确保周天子的绝对权威,周王朝做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周天子拥有六军;大诸侯拥有三军;小诸侯拥有一军。此外,各诸侯国需要定期向周天子纳贡,需要定期朝拜周天子。如果遇到战事,周天子发出诏命,周后有义务随周天子出兵。如果周天子有难,诸侯也有义务率兵勤王。
而且周王朝规定了各种礼仪和制度,以约束诸侯,比如嫡长子继承制,比如不得让女人干政,比如未经天子允许不得擅自出兵讨伐其他诸侯国等。此外,周王朝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度,诸侯国按照功劳和亲疏被封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例如,鲁国为公爵;齐国为侯爵;燕国为伯爵;楚国为子爵;许国为男爵。而秦国则因为地位太低,一直没有得到封爵,直到西周灭亡,平王东迁之后,才被封为伯爵。所以秦国是诸侯国中封爵最晚的一个。
诸侯得到了土地,便率领族人去封地居住,他们的封地被称为“国”。既然是国,国君不能是光杆司令吧?所以这些诸侯就藩之后也开始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班底。但俗话说偷鸡还得有把米呢,你不对臣子封官许愿,谁愿意跟着你干?于是,诸侯又将自己的封地分成若干份,分给自己的臣子和亲属,这些从诸侯手中拿地的人被称为“大夫”,他们的封地则被称为“食邑”,有时也称为“家”。大夫获得了封地之后,总要招人去治理吧,于是他们再次将自己的封地分割,封给为他们办事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士”。但需要注意的是,天子、诸侯和大夫是贵族,而士不在其列,但他们的地位仍然高于平民。就这样,周朝建立起一个“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五级统治体系,将一个个互不统属的诸侯国组织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整体。
这套制度在西周初期运转得相当顺畅,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没有“与时俱进”,而是“与时俱退”,开始逐渐跟不上时代了。饶是如此,它依然保持着强大的震慑力。例如,西周最后一任国君周幽王导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好戏,结果诸侯看到王畿狼烟四起,以为天子有难,便纷纷率兵勤王。由此观之,直到西周灭亡,这套制度都还算行之有效。
然而,由于周朝在分封诸侯时采取“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的宗旨,所以厚此薄彼,有的诸侯国自建立之初便是响当当的大国,如齐国、鲁国等;但有的诸侯却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最典型的就是楚国。楚国先祖在周朝建立之前便投靠了周部落,在武王灭商时也多有出力。楚君心想,我纵然不是姬姓诸侯,但凭我的功劳封个伯爵应该可以吧。但结果确实,楚国只捞到一个子爵,这令楚人气愤不已,从此开始与周王室龃龉不断,以致最后刀兵相向。后来,楚国干脆不再准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而是兀自称王,成为诸侯国中第一个称王的国家。
其他诸侯国虽然表面上遵守周礼,其实背地里小动作不断。经过将近300年的兼并,到了春秋初期,齐、楚、晋、秦四国已经称雄“国际”,中国历史也由此进入“春秋五霸”时期,先后诞生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五位霸主。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大旗,代替天子行使征伐之权,公然讨伐不听话的诸侯国。除了诸侯争霸,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等粉墨登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像刚刚开放的集市,热闹非凡。
就这样过了400年,晋国的三个大夫逐渐做大,架空了晋国公室,后来干脆将晋国一分为三,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时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从奴隶制过度到封建制。
经过600年不断兼并和相互攻伐,周初分封的800诸侯到了春秋早期还剩不到100个,到了春秋中期进一步减少到约20个,到了春秋末期则仅剩7个了,这7个幸运儿就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孔子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因此非常向往上古先贤时代,但如果他生活在战国时期,恐怕又要向往春秋时期了。因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以“争霸”为目标,而战国时代则以“灭国”为主线。其战争规模之大,战况之惨烈,可谓空前绝后。
且不说“三家分晋”之后的韩赵魏三国,春秋时期有四个国家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地处南蛮的楚国、地处沿海的齐国、地处西陲的秦国和地处中原的晋国。这四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最终胜出,都有其各自的非凡经历。
齐国首任封君为姜子牙,因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灭商建周,定鼎天下,立有大功,因此被封在了齐地。而且齐国地域广袤,物产丰饶,有鱼盐之利,商贾云集,所以富甲一方。因此,齐自立国之初便是响当当的大国。
晋国首任封君为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周成王年幼时,曾与弟弟一起玩耍,一时兴起,就将一片桐叶送给弟弟,并说道:“我将硅玉赐给你,以后封你做官。”这个言论被史官记录了下来。后来周公询问,成王认为只是兄弟之间的游戏,不能当真。但周公说,天子无戏言。所以,周成王便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地,后改国号为晋,这便是典故“桐叶封弟”的出处。所以晋国属于周天子的近支宗室,爵位较高。而且晋国历史上除了几位有为之君,比如史料记载,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而他的儿子晋文公则是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一个强盛的晋国。直到“三家分晋”,晋国都是中原地区唯一能够与楚国相抗衡的国家。
前文已经简单阐述了楚国历史。自从楚君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之后,便逐渐开始疏远周王室,以至于后来不再向其纳贡,也不再朝拜周天子。此外,由于楚国地处蛮荒,中原诸侯对其多有鄙视。所以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不再遵守周礼的约束,开始大肆扩张领土,侵吞周边国家。到了春秋时期,楚国已经成为疆域最辽阔的诸侯国,任何国家都不敢再小觑于它。
秦国先祖最初只是周王室的马夫,因养马有功,受到周天子赏识,被封为“西陲大夫”,封地毗邻西戎。大夫虽然也属于贵族,但连最低等的诸侯都算不上。而且由于与西戎做邻居,秦部落时长受到戎狄的攻击。但秦却“因祸得福”,由于连年与戎狄作战,秦人尚武,民风强悍,这为秦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犬戎攻破镐京,秦的机会才算来临。时任国君秦襄公抓住此次机会,率兵勤王,并拥立周平王即位。后来平王东迁,秦襄公又一路护送。有感于秦襄公的恩德,周平王封秦为伯爵,自此秦国才正式跻身诸侯行列。
当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各国时而合纵,时而连横,都有吞灭其他六国之志。最后天下之所以归秦,不仅在于秦人尚武,能征善战,更关键在于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连续出了7位有为之君,他们求贤若渴,任人唯贤,六国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秦国,比如商鞅、张仪、公孙衍、范雎、李斯等。秦穆公用百里奚,岁霸西戎;秦孝公用商鞅,遂强弱秦;秦惠文王用张仪,遂破六国的合纵之计;秦昭襄王用范雎,遂行远交近攻……所以,秦国最终能统一六国,靠的是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
六国归于一统之后,秦始皇决定统一各种制度,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诸位万不可小瞧这几个字的影响力,这项政策是中国后世2000多年始终保持统一的基础。相比之下,欧洲小国林立,语言多用拉丁文,却各自不同,这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情景如出一辙。欧洲之所以没有实现统一,缺少的恰恰是统一的制度。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帝制时代。夏、商、周、秦和西汉其实一直都在做“试验”,内容就是哪种制度更适合保持全国统一。夏商实行羁縻宗藩制;周朝实行封建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则在秦朝的基础上退了一步,在周朝的基础上进了一步,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直到西汉中后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才开始逐渐成熟,不再实行所谓的羁縻制、封建制、郡县制和郡国并行制,而是实行中央集权制,这套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虽然后继王朝一般会对前朝的制度进行改进,但中央集权制却没有被废除,而是在逐渐强化。
从秦朝开始,中国历史也正是进入我所说的“复读机”模式,陈胜吴广高举义旗,吹响了灭秦的冲锋号,后来刘邦修成正果,建立了汉王朝,从此中华民族的主体便有了自己的名字—“汉”。刘邦去世以后,文景武昭宣励精图治,国家从战乱中得以恢复,并逐渐走向了强盛。汉武帝贝逐匈奴,南服百越,凿空西域,是中国的领土得到了空前的扩张,也奠定了后世2000年中国的基本版图。但自汉元帝以后,汉王朝开始由盛转衰,后有发生王莽篡汉,和赤眉绿林起义,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西汉宗室刘秀攻灭各路叛军,遂建立东汉,中国再次恢复元气,王朝也再次进入大治时代,其国力之鼎盛,直逼汉武帝时期,以至于陈汤在攻打西域时向黄帝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然而,随着国家承平日久,守成之君渐渐忘记了祖先筚路蓝缕,开国之艰难。他们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了解民间疾苦,而是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黄帝带头腐化堕落,贵族自然竞相效仿,而他们所挥霍的,则是民脂民膏。久而久之,民众不堪重负,再加上皇帝昏庸,外戚和宦官专权,国家再次陷入混乱局面,有实力的诸侯开始割据一方,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历史便进入三国时期。司马氏建立晋国,其首任总裁司马炎还算个贤明之君,已历经战乱百余年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开始复苏,一度出现大治局面。然而好景不长,晋国黄帝的玉玺还没用习惯,八王之乱就爆发了。这场皇族之间的内斗波及到了整个社会,使中国北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导致吸进灭亡。趁中原战乱,强大起来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入主中原,汉人几无立足之地,只能“衣冠南渡”。此后,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而南方则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在此期间,中华民族遭遇来了空前浩劫,“汉人”几乎到了灭种的地步,中国人口也由鼎盛时期的约7000万人锐减到约1500万人,社会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以至于中国元气大伤,直到宋朝才稍稍恢复。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自西晋末年300余年,中国大地上战乱不断,最后统一于隋。隋朝虽然也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但它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结束了300余年的军阀混战,使中国再次归于统一,为后来的唐朝盛世打下了基础。
隋文帝杨坚虽然篡自己亲外甥之位实在不够光彩,但他称得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不但开创了“开皇之治”,而且收服了嚣张跋扈的草原民族,被尊称为“天可汗”。历经300多年的战乱,中国人似乎都已经忘记,和平是什么景象了。就在人们都以为苦难即将到头的时候,历史却又开了个大玩笑。杨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确是一把好手,但他在立嗣问题上却犯了严重的错误,偏听偏信,以至于背弃宗法制度,废长立幼,其继任之君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隋炀帝。隋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不恤民力,倒行逆施,穷兵黩武,在很多事情上操之过急,以至于民怨沸腾,盗贼四起。加之晋朝以来形成的门阀政治并未消除,所以国家很快陷入动荡局面。各地英雄好汉纷纷举起义旗,起兵反隋,而门阀贵族们则磨刀霍霍,以待时机,其中的代表便是太原留守李渊。
李渊出自关陇贵族集团,又有高人点播,为了防止自己起兵之后突厥人端了自己的老巢,李渊主动求和,称臣纳贡,与突厥结为姻亲,以稳定双方关系。然后,李渊起兵直奔隋朝的都城。相比之下,瓦岗寨等一众“诸侯”只知道攻城略地,却不不晓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以至于空有百万大军,但却坐失良机。最后京城长安及关中地区为李渊占据,再加上李世民带领一帮悍将南征北战,最终定鼎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辉煌的朝代—唐。如果不将唐高祖李渊计算在内,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开始,到唐玄宗开元盛世结束,中国享受了100多年的和平时期,这在历史上极其罕见。虽然中间发生了“武周代唐”、“神龙革命”、“唐隆政变”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但这仅限于皇族内斗,并未殃及普通百姓。
得益于100多年的和平时光,唐朝在文化上取得了空前的辉煌,诞生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文号和使人,如韩愈、杜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等。他们为后世中国创作了无数的优美诗篇。除了文化,唐朝在武功方面取得了同样辉煌的成就,中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成东到大海,南到交趾,西到中亚,北到西伯利亚。中华文化、技术和工艺也随之远播四方,影响了世界的进程。
但国家呈平日久,人们又渐渐忘记了祖先创业之艰难,即使像李隆基这样的雄主,在晚年也开始怠惰起来,以至于藩镇坐大,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盛极而衰。安史之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大唐帝国不复往日的恢弘气象,藩镇尾大不掉的问题并未随着安史之乱的平定而消除,反而愈演愈烈,最后反噬唐帝国。自此,中国似乎再次回到了战国时代,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轮番登场。那时候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相比之下,周世宗柴荣算是五代皇帝之中最年轻有为的一位,奈何天妒英才,要不然他很有可能统一全国,也就没有赵宋王朝什么事了。
由于周世宗英年早逝,其子年幼,大权便落在了时任都点检的赵匡胤之手。既然是皇帝没有种,谁兵强马壮天下就是谁的,赵匡胤自然也想过一把皇帝瘾。于是,他辜负了周世宗的重托,以契丹犯边为由带兵出征,走到半路却来了个“黄袍加身”,篡了柴氏的江山。去的时候是将军,回来的路上就成皇帝了。但赵匡胤弃妇孤儿寡母的行为,多少有点不太仗义。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便是开辟宋王朝300年基业的宋太祖,宋朝也是继汉朝和唐朝之后又一个文治灿然的王朝。
大宋建立之后,天下并不太平,东南有越国和南唐,南方有楚国和南汉,西南有蜀国和大理,西北有党项人和北汉,北方更有强大的契丹。为了统一全国,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一生都在南征北战,先后消灭了所有南方政权和北汉,大致光复了中原故土。但由于当年石敬瑭卖国求荣,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给宋朝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所以宋朝屡次兴兵伐辽,希望能够夺回燕云十六州,但均大败而归,最后只得签订《澶渊之盟》,来稳定宋辽两国的关系。除了辽国,西夏也时不时地骚扰宋境,宋既无法剿灭,又无法招安,只能效仿《澶渊之盟》,又与西夏签订了类似的合约。
宋朝在建国之初战斗力并不弱,但为什么后来对外作战屡屡失利呢?究其原因,还要从安史之乱以后的繁镇割据说起。藩镇其实就是地方节度使,军政大权一把抓,俨然是个土皇帝。如果中央政府稍微软弱,节度使便可能脱离中央的管辖,自立为王。这也是唐朝中后期至宋初一直战乱不断的根源。为了消除繁镇割据的隐患,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在立国之初就开始“罢功臣、释兵权、制将帅、立兵制”,全盘推翻了唐以来的均是制度,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直接由皇帝掌握,掌管军事的枢密院由文官担任,只有在发生战争时才临时指定统兵的将帅,从而将“发兵权”与“掌兵权”分开。而且,宋朝规定将帅必需定期换防,从而造成将不知兵,并不知将的现象。
这套制度的确消除了自中唐以来近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但它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弊端,比如常备军数量庞大、调兵制度僵化、军令死板、将领无法因时因势改变作战策略等。所以我们在读《宋史》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皇帝下令任命某某几位将军担任此次战役的统帅,分几路进兵,进兵路线是什么,到哪里会师等等。君命难违,所以将领在战场上根本放不开手脚,再加上多路大军无法齐头并进,而且互不统属,或争功冒进,或见死不救,或孤军深入,或被各个击破。这是宋朝改革军制后带来的最大弊端,并一直到延续到南宋。有人说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并不正确,宋朝既不贫,也不弱,只是军事制度僵化,才导致对外战争连连失利。
此外,宋朝是文人政治的黄金时代,宋朝名相富弼曾“嚣张”地对皇帝说:“陛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为了反对宋仁宗立外戚为高官,包拯曾直接冲到玉阶之上,与皇帝“对骂”,说道激动之处,唾沫星子乱飞,皇帝一边用袖子擦脸,一边耐着性子听包拯数落,这个场面,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除了文人政治,宋朝也是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唐朝以诗冠天下,宋朝以词传后人,宋词将中国文学带上了新的高峰,其间更是人才辈出。例如,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宋朝便占了六位。
宋辽两国正在为百年和平局面欢庆的时候,白山黑水之间悄然崛起了一个小部落,那就是女真。它迅速发展壮大,并且战斗力强悍,承平日久的耶律们早已不习战事,所以猛安谋克们以摧枯拉朽之时迅速摧毁了在宋人看来几乎不可战胜的大辽。但辽国的覆灭并没有让宋朝感到唇亡齿寒,反而主动与女真人媾和,双方夹击辽国,企图借此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
但直到辽国灭亡,金人南下,宋朝才像个醉汉一样惊醒过来,只可惜为时已晚。
由于宋背盟在先,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便以宋招降纳叛、背盟弃约为借口起兵伐宋。骁勇善战的辽人尚不是金人的对手,何况军制僵化的宋朝!所以金军长驱直入,直接打到开封城下,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就此发生了。宋徽宗、宋钦宗、赵宋皇族和大臣全部做了金人的俘虏,而宋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却幸免于难,并逃到了临安,建立了南宋。但南宋自立国之初就面临着金人的威胁,好在将士奋勇杀敌,这才使一度濒临灭国的南宋转危为安。
历史的怪圈不仅笼罩着汉人政权,对异族政权同样适用。由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猛安谋克们也开始腐化堕落起来。一如当年的辽国,就在金人醉生梦死之际,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开始一步步壮大起来。于是历史的一幕再次上演,统一蒙古诸部的成吉思汗肯定练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武功,当年金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攻灭了辽国,蒙古人则以同样的方式将金国从地球上抹去。然而,宋人似乎记吃不记打,忘了当年金国灭辽后的沉痛教训。当蒙古灭金时,宋非但不施以援手,反而幸灾乐祸地嘲笑起来:“敌人相攻,我国之福,吾何患焉。”
灭掉了金国,又平定了西夏,蒙古人便把目光投向了南宋这只肥羊。此时再割地求饶,纳贡称臣,玩文字游戏什么的都无济于事了。在蒙古人的持续打击下,文天祥慨然赴死,陆秀夫背着幼主在崖山蹈海自尽,宋朝就此走进了历史的坟墓。
灭宋以后,蒙古人建立了一个版图空前广阔的大帝国,但马背上的民族可能没有学习过管理学,他们习惯于牧马放羊,却不会种地打粮。蒙古人吸取了辽和金灭亡的教训,认为中原文化只会腐蚀其心志,堕落其筋骨,所以他们不习汉化。不仅如此,元廷还对汉人横征暴敛,并采取残酷的压迫政策,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作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拒绝接受汉人的文教礼仪,却学会了贪污腐败和阶级对立。习惯骑马打猎的蒙古人不会治理汉地,便将其委托给地方豪强大族。朝廷本来就已经对百姓课以重税了,豪强们还要趁机分一杯羹,于是民众的徭役负担越来越重。当民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又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石人一只眼,跳动黄河天下反。”各路豪杰群起而响应,早已腐化堕落的元廷无力招架,也开始像当年的辽和金一样,节节败退。
朱元璋便是这些豪杰当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他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别人和元廷死磕时,他却埋头发展自己的实力。待双方拼得你死我活后,他出来收拾残局,击败各路武装,将元廷驱逐至漠北。于是,继汉唐宋之后,一个崭新的大一统王朝诞生了。
但遗憾的是,明朝共历16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和明孝宗朱佑樘能够称得上是贤君英主之外,其他皇帝多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奇葩”。有的皇帝葬送于太监之手,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有的皇帝视战争为儿戏,比如明武宗朱厚照;有的皇帝是大姐控,比如明宪宗朱见深;有的皇帝喜欢得道升仙,比如明世宗朱厚熜;有的皇帝喜欢做木匠活,比如明熹宗朱由校;还有的皇帝表面上勤于政事,但实际上是瞎折腾,比如明思宗朱由检。将这些家伙历数一遍,发现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人才”,就是不会当皇帝。
朱元璋是个武夫,所以精力充沛,还喜欢大权独揽,于是直接废除了三省六部制,搞了个内阁,并且创立了票拟和皮红制度。三省六部被裁撤之后,内阁官员成为了帝国的真正掌权者,但他们议定的方案又必须经过太监的披红,所以太监成了皇帝与内阁之间的关键人物,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太监专权,以至于几次将国家推到了灭亡的边缘。更要命的是,明朝皇帝都“谨遵祖训”,坚持明初的闭关锁国政策,片板不许下海。当时正直大航海时代,中国就此与世界先进文化、先进制度和先进科技失之交臂。
明朝末年,历史再次重演。由于天灾人祸接二连三地发生,导致阶级矛盾日渐尖锐。而且明朝的边境也不平安,先是日本入侵朝鲜,后是女真人二次崛起。当时恰巧陕西发生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饥寒交迫,以致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既然都是死,为什么不造个反呢,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不就是造反起家的吗?万一成功了,那就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民间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诉求,也反映了李自成起义的最初目的。这场农民起义从明朝天启年间开始,到清朝顺治年间平灭,前后历时将近40年,在中国历史上绝有仅有!
日薄西山的明王朝在农民起义和女真人的夹击之下很快走向了灭亡。明亡之后,女真人二次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经过数百年的“进化”,女真人这次成熟多了,他们不再排斥汉文化,而是积极学习吸收,康熙、雍正和乾隆都是汉文化的忠实拥趸,乾隆更是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共享受了四次较长的和平时期,第一次是从汉初到汉宣帝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外征战的年代不算);第二次是从唐初到天宝末期;第三次是从北宋中期到末期;第四次是康雍乾时期。康雍乾三代共历时130余年,期间中国人口大量增长,疆域空前扩大。除秦朝奠定的基本版图外,清朝又先后收服台湾、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约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朝之前,中国历朝历代可能对这些地区有过短暂的管辖,但它们始终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直到清朝才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所以,清朝对中国的人口繁衍和开疆拓土做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
但遗憾的是,清袭明制,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我们因此错过了工业革命,被之乎者也折腾的头晕目眩的中国人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经被历史远远地抛弃,直到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塌了我们的国门,睡眼迷离的中国人才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开始打量这个已经没有自己立锥之地的世界,一些有志之士率先发出呼吁,开始了救亡图存,直到新中国诞生。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即使穷尽我一生,恐怕也难以学其皮毛。但每个中国人,都应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都应以熟知祖国历史而自豪。作为一个博而不精、杂而不纯的历史创作者,我将竭尽所能,为读者呈现中国历史的面貌。因能力所限,如有疏漏或错误,敬请斧正。
题外话:本文是《诗海拾遗》系列的开篇,接下来,我将分章节,将5000年中国历史尽量完整地向您呈现。我的写作原则是,先以正史为主,但语言以口语为主,力求简练。但由于中国文化之丰富、人才之众多、故事之繁复,有些章节可能较长,还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