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成败!父母教育孩子,就是培养孩子学习、行为和卫生习惯
朋友的孩子去北京参加数学竞赛,后来带队的老师一回来就感慨道:提前一天到了北京,在晚餐过后,大部分的同学都缠着老师,到北京的景点游玩。然而只有我那朋友的孩子,在没人提醒或要去做功课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拿出书本,旁若无人地学习起来。在带队老师看来,“这就是习惯!”
学习习惯,就是说孩子到了一定的时候,会主动自动地去学习。
我也曾听过一件事儿,在几年前,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的时候,记者问其中一位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科学家回答道,“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表示歉意......”
毋庸置疑,这位科学家的回答令人动容。不过,却也直接讲明了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要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从小时候养成习惯,便会长久地烙印在他人生的行为举止中。如果是良好的习惯,便受益终生 ;若是不好的习惯,便贻害终生。
家庭教育专家韩似萍认为,6-12岁是孩子行为模式养成的关键期,即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但孩子到了12岁,已形成许多习惯,想要适应新的习惯就变得很难。
举个例子,但凡是学习成绩好且稳定的孩子,他们都有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然而现代大部分家长的最大误区,就是把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偏偏忽略了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以下三方面的良好习惯:
1、从礼貌用语做起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而且,高尔基也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所以,作为一名现代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必须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因为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就“疯狂”地向生活环境学习语言,而家长作为最亲近的人,其言语和语气便很容易被孩子全盘模仿。
此时家长就要学会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和气说话、举止文雅,以便形成待人诚恳、落落大方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
对于孩子而言,怎样与身边的小朋友相处,是一门他们必须掌握的学问。当然,作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与周围伙伴友好地相处。同时,鼓励孩子学会帮助他人,尽管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帮助”在实际上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我们切勿打击孩子的热情。
这样,才会培养起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并潜移默化地产生集体意识,学会遇事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那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势在必行。
卫生习惯的培养,主要在以下的这两个方面:
①健康的饮食习惯
九零后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对于孩子的溺爱程度较重,往往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但这样的爱,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影响。
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督促孩子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让孩子从小就形成饮食有节、均衡饮食的健康生活习惯。
②良好的作息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第二天才能精神满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孩子一开始并不理解这些,他们只想做自己此时此刻想做的事情。
所以作为家长,就要对孩子在作息方面进行引导,并且以身作则,在规定时间就关灯入睡。这样,在睡觉的环境下,孩子也会很快睡着。长此已久,孩子就会养成早睡的良好习惯,至于早起也一样。
当然,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作息时间这个问题上,家长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能因为心软心疼而放弃,要知道,这种坚持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
一般说来,良好的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否则一旦形成不良的习惯,就很难改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要知道,习惯可以左右成败,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