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一个月悟出的门道(上)


今天是在币乎上日更一个月(简书同步),这一路走来有很深的感悟,一路上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也悟到了些门道。

一个月前:一周最多写2-3篇文章

现在:能写7篇;


一个月天前:文章写完就发布

现在:修改2-3次才发布


一个月前:感觉自己没什么可写

现在:自己能写得内容很多


一个月前:一边写一边看文章字数

现在:写完后看字数吓一跳(字数远超预期)

......

这些变化,我能明显感受到,也明白它的来之不易,也深知其背后的付出。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1)没有什么成就是轻轻松松完成的,其背后都充满了艰辛;

(2)每一位做成一件事的人都很伟大,都值得学习。


每一件成功事件背后都有一位默i默付出者,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了互联网的巨头。刘强东创立了京东成为了电商的一霸,从现在来看马云今天所有的成就,似乎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意识上会觉得马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和他的天赋有很大关系,而忽略了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巨大付出。他的成功已经激励不了当下的普通人。


生活和学习中,说实话,我很羡慕牛人的成就,羡慕之时我的意识习惯性地浮于表面,我更多地是佩服羡慕牛人已获得的成就,却体会不到到这些成就背后的不易、付出。有时候甚至会觉得牛人能力强这些成绩是他们努努力就能获得的,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事。


加之牛人在分享自己成就时,对于其过程付出的努力,承受的痛苦等都一笔带过,更多的是分享感悟收获,给人感觉是这些成就并不是那么难以获得。于是受众的潜意识会有这种看法:看上去不难嘛、我也能做到,只是我没有去做而已。

当然,接下来也没去做。




为什么牛人不会详细地告诉我们成就背后的不容易?我在这一个月里找到了点门道

1.  大脑只记住了努力过程中的最后那个阶段

也许在努力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突破了头顶那块束缚的茧后,最不艰难的那种挣扎的感受似乎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努力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更多是记住了突破后的美好感觉,淡忘了当时的不易和挣扎。

有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员把胃病患者分成了A、B两类。在做胃镜检查时,A类患者经历了10分钟的10级疼痛,B类患者经历了10分钟的10级疼痛后,在经历了5分钟的5级疼痛。事后做调查,A类患者说永远也不想再做这种检查,B类患者说这种疼痛还可以接受。

研究发现:

人的大脑更倾向于记住经历一件事之后的感觉。


像上面的胃镜检查,同样是经历了10分钟10级疼痛,B类患者觉得还能接受。源于他们的大脑只记住了5级疼痛的感觉。

同样的,牛人成功后能记住感受是他最后经历的那个阶段(good or bad),而那些更不易更艰难的感觉被淡化,遗忘。


2.  怕给观众设限

如果把做一件事的艰难过程全部呈现出来,那么可能会限制大家,怕大家觉得太难而直接放弃。


3.  保护公众形象

牛人已经成功了,而这些艰难痛苦全景呈现的话可能有损他的形象,因此在分享的时候势必有保留。


因此,当牛人的分享不能激励你行动的生活,自己去亲自做成一件事,它将会成为你日后的力量源泉!



碎碎念:

1.  在做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在最艰难最无助最挣扎时,成功地熬过去后的感受。这种感受会进入你的潜意识,在日后帮助你度过其他难关。

2.  我也是这样熬过来的,以前听笑来老师说,每天坚持写3000字,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想想看,只要熬过了最初始最艰难的那个阶段,这些都只是很自然的事。

3.  因此,要想体会做一件事不易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亲自去做成一件事。

4.  成功做成一件事后,它会给你无穷的力量。而那些做成某件事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我是嘉茜,一个死磕日更的嘉言践行者。

4187-嘉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感恩今天司机可以把妈妈还有妹妹送到同安,不用她们在转车。 2.感恩今天和妈妈留影了。 3.感恩今天花了半个小时...
    小华华Diana阅读 1,456评论 0 0
  • 鲁镇的祝福 一如既往 春天本是希望 她的悲剧 却源于春天 她也过过温馨的生活 只是有点短 封建的迷信 人们的嘲讽 ...
    黑言阅读 1,378评论 2 4
  • 001 看台观望 A和B是你的两面。A是演员,负责你的一切行为活动。B是导演,负责观察和引导A。大部分时间你是A,...
    世说春语阅读 1,807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