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PPT:汉堡PPT 充满魅力的姐姐。
使用说明书:
文章属性:PPT
目标读者:被PPT选图困扰的同学
文章目的:介绍三个选图的心法
阅读时间:8分钟(吃两个包子,外带喝一杯茶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根据目的区分,PPT有两种:
工作型:汇报,教学,以“把事情说明白”为目的,特点是 字多,图少,靠内容;
说服型:产品介绍,发布会,以“让人感觉明白了”为目的,特点是字少,图多,靠说(hu)服(you)
注:之前俺写的汉堡PPT就是在谈工作型PPT的基本思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俺的简书专题:Marx的三成PPT
虽然都是食物,披萨除了让人填饱肚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看起来很好吃。
这也是说服型PPT的特征,不仅要具备工作型PPT的功能,用结构,排版等把事情说清楚,还需要四个要素说服观众,影响他们的行动。
这些要素依次是:
1) 情节:用什么样的角度去说服,定下整个PPT的基调和风格;
2) 文案:根据情节需要编写相应调性的文案;
3) 图片:根据情节,文案,选择‘合适’的图片;
4) 色彩:综合情节,图片,选择与之搭配的色彩。
当这四个要素相互协调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说(Hu)服(You)力。
一般需要几张片子来体现出四要素,因为篇幅关系,我们只找一张代表性的:
情节:用人物所代表的气质说事,定下了“专注,匠心”的基调;
文案:定了“专注,匠心”基调,文案要凝练,严肃,情怀,这里放大白话或段子就不合适了。
图片:既然决定用人物符号,那么当然要选本尊。
色彩:本尊的黑白照最著名,那么配色当然用黑白灰。
怎么样,有点感觉了么?
蛤?没感觉,那往下看。。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披萨Slides,知道了她除了汉堡的特点外,还需要四要素来协助,以达到说服的目的。其中“情节”决定了其它三个要素:
所以,我们来谈一谈 “图片”
不谈先谈情节么?
是的,不谈“情节”先,其实,只要理解图片的作用,你会更清楚怎么设计情节。
最重要的是,马上立刻解决你选图的困扰。
说到图片之于PPT的作用,大家一般会这么认为,让PPT更好看,更有逼格呗。
但这只是表象,单纯选好看的图片,并不能对我们的PPT的说服力所帮助,就像是一套名牌衣服,虽然很贵,用料讲究,但不适合我们的体型和气质,穿上总感觉哪里不对。
那么,图片的作用是什么呢?
俺这里给出一个定义,大家不用立刻明白,因为后面所有的篇幅,都是在解释这个定义。
图片是一个情绪触发器:图片会营造一个场景,场景会触发观众的情绪。
之后,PPT的文案或者演讲人会引导这种情绪,让观众自己得到一个“被设计好”的结论。
我们来分析下:
用图片营造了一家人一起吃披萨的场景;
这个场景会引发观众“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美食”的情绪;
再用文案“Pizza and More”引导 观众的情绪,得到一个结论: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吃到披萨,还能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知道了图片的作用,我们就该出发去找图了。
一般PPT教程会告诉我们去哪里找图,但木有告诉我们选什么样的图。
这里,俺介绍三种选图的方法。
大家是否过这样的体验,在网上买东西时,一定会在脑补买回来后怎么用,在哪用,效果和感觉会怎么样。例如:
买衣服时,脑补自己穿起来的效果;
买零食时,脑补自己周六晚上10点盘踞在沙发上看美剧时候吃;
买电视时,脑补买回来放在客厅还是卧室,离沙发或者床的距离;
买蓝牙键盘时,脑补自己不再受困于手机键盘平板键盘的拖累,飞速敲字的感觉;(俺的例子)
这个现象在营销学中称为“用户对产品的体验预期”,俺叫它“想的美现象”。
当用户想的越美时,购买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还原选图法的原理就是,帮客户脑补使用场景,让用户想的更美。
图1是 小米空气净化器的例子,还原了产品的使用场景:家。
观众在这个场景中,产生了在自己家中使用产品的画面感,再用文案强调净化器的性能,
引导这种感觉,得到一个结论: 嗯,买回家,放在客厅,10分钟就能净化了呢,感觉棒棒的。
还有类似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除了还原场景外,还会选用老人,孕妇或者宝宝的图片,这是基于“故事”选图,后面会详细谈。
图2是
苹果一直是营销和用户体验设计界的神存在,但明白其中一些小逻辑也能让我们有规律可寻。 怎么样,大家现在明白为啥要选工业大叔了吧。
我们再来看两个栗子:
这是俺为儿童手表和智能行李箱做的案例, 图片的选择基于场景还原:
图1 智能围栏功能:在户外玩耍的孩子
图2 寻箱功能:机场行李转盘:
观众因为在场景中获得体验预期的画面感,所以更容易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色。
也许你会问,好的,我明白了,选图的依据是找产品使用场景,但我的PPT讲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是一个工作方法呀,那怎么办呢?
更好办了,这个工作方法是用在哪的呢?公司,办公室,对不对?那选这类场景的图片就OK了。例如:
有时,直接的阐述会显得很乏味,难以帮助观众理解,调动他们的兴趣,留下深刻印象。
那该怎么办呢?举个乔爷发布iPhone的经典段子:
“今天,人家要介绍3款革命性的产品,更宽屏幕的iPod, 颠覆你想象的手机和一个突破性的互联网设备!是的,这三个产品就是iPhone, 我们重新发明了手机。”
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大部分发布会PPT,TED演讲,在介绍新产品,新概念时,都会用一个观众已知事物做类比,帮助观众建立连接,从而更好的理解未知。
如果我们用类比这个思路去找图,会不会很有意思?
其实,类比已经广告和PPT上有大量应用。
归纳下,除了帮助理解外,类比有两个分支:
强化类比:用观众熟悉的,牛逼的东西类比,让观众感觉产品也一样牛逼,从而加深印象。
冲突类比:用观众熟悉的,但看起来完全不相干东西类比,引起观众的兴趣。
“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
这句广告已经升级成一个时代的记忆了。
这就是用了强化类比的手法,让观众把战斗机的快速,强大等感觉迁移到手机上,强化了对产品的印象。
我们来用一个音箱开开脑洞。
音箱,范围是音乐领域,卖点是品质,有内涵,那大家熟知的音乐领域有品质有内涵的就是大提琴和钢琴了(当然还有很多乐器,俺只是选2颗栗子),那我们在百度图片分布里找“大提琴,钢琴”,处理下就得到这样的效果:将提琴哥,钢琴姐“内涵,专注”的特色,迁移到音箱上。
为保障大家的安全,俺再啰嗦一次强化类比的心法,
找到你的PPT描述产品&概念的核心特色/卖点,由此出发,找到具有同样特色的事物,这个事物有两个特点:
观众熟悉的;
牛逼的。
因为这个对应关系没弄好,会比较危险,例如这样:
秀脑洞时间:
米娜桑,想一想,如果你要为产品“马桶Plus”设计一个产品发布会,你会怎么选图?
请在留言区告诉俺哟~
因为这份PPT全部有100多页,为了让大家能有时间消化今天的内容,也不至于审美疲劳,今天暂时到这里。我们回顾下,今天得到了啥:
请允许俺再唠叨一句,以上心法你都可以忘记,但请记住一点:
“图片和PPT内容之间的关系,就像土壤和种子,只有为找到适合的土壤,你的种子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下期预告:
如何与Marx愉快玩耍
如果你对本次分享有疑问,或者更多想法,请发我简信,我会收集7个典型或者有特(da)色(shang)的问题,然后召唤神龙。。。汇总成一篇答疑,在我的简书专题“Marx的三成PPT”发布。
以上,谢谢大家
PPT原文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nuEeFgd 密码:oz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