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管层连续的高压政策下,现在的中小创题材已经褪去昔日弱势救世主的光环,在蓝筹调整休养时候站出来接力,真的变成“炙手可热”的火炭了,主力游资敬而远之。“投资最终都要远离投机,而回归到价值投资的轨道上来”,也许现在监管层的主导思想方针真是如此吧。所以,现在依靠再多的技术而或热点题材之类的也只是刀剑起舞而已,略有不慎便会轻易变成股东,退一步说,就算做股东也要做自己心仪对象的股东。但是,蓝筹题材(当然不是指全部,如长江电力、中国神话这些就挺不错的)又不是长远跑赢之选。
总而言之,目前大体的思路是精选优质个股,结合市场的总体趋势进行大波段操作。如何优选个股,下面提供几个思路:
1、自力更生的企业;如华为、格力电器等这些敢于立足国际的强势竞争中,并不断做强做大的企业;
2、有特权的企业;其实简单点表述就是被人需要,自由定价,不可替代。不用说贵州茅台就是例子,由于水源不可替代性,也就决定了其产品的特权意义,还有东阿阿胶和片仔癀都是类似;
3、敢于构建新平台生态;如网购,app订餐,打车等都属于这一类,可是大多数企业都跑到外围去了,所以要善于发现国内有可能出现的新生态系统,如医疗(复星医药,白云山等)这一块就有很多机会;
4、老品牌的力量;老品牌之所以长远伫立在市场中,一方面离不开自我的经营管理,但更离不开牌子的口碑相传。百年张裕,同仁堂都是其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