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吃的东西要死,不吃也要死,无论如何都要死的话,不吃就太浪费了。”不得不承认,在看到这句话时我居然笑了,看来这本书与我设想的不一样。起初看到名字以为一位旅行者讲述旅途见闻的书,直到看到书的封面介绍,我想这应该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原谅我对吃是没有太多研究的人,我想我属于人类二分法中为了活着而吃饭的人。不过,米原万里用她特有的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的方式中,我渐渐地开始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这些食物那些过去的传说和历史。
在人类的历史中,从出现生命的那一刻开始,食物就已经伴随人类而发展了,每一种美食的传承其实就是人类的变迁史。
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马铃薯在普及之前居然被人认为是这么恐怖的食物,人们称它为恶魔的食物,甚至要让彼得大帝采取非常手段,用生命来逼迫农民吃下马铃薯也不能顺利的推行马铃薯的种植。我以为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现在想想,第一个吃马铃薯的人也是相当的勇敢。想想今天的我们,食物之丰富,味蕾之满足,简直是太幸福的一件事。因为了有了前人大量的尝试,才有了今天我们各式各样美味的食物。从这个角度讲,为了吃饭而活着的人是真的很幸福的一种人。有什么不开心了,只要面前摆上喜欢的点心、冰淇淋等等,只要能够满足胃,那么爱就会通过胃直抵内心深处,这样还有什么值得伤心的事呢?
热爱美食的人一定都是热气腾腾的活着的人!
米原万里对于“吃”这件事一直都是乐此不疲,勇于尝试的。她能为了小时候偶然吃到的哈尔瓦糖而苦苦追寻了这么多年,几次前往莫斯科为了寻找儿时的美味。在这个过程中,她用简单而又明朗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哈尔瓦”这种点心是如何制作,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到最初做“哈尔瓦”的这群人是怎样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辗转的生活着。人们到一个地方生活就一定会把一种美食也带来这个地方,并且会结合当地的特色而衍变为新的食物。人类总是这么赋有创造力!
如果你是看遍了言情、穿越等小说的年轻女子,亦或是每日匆匆上班无暇顾及生活的忙碌者,再或者是日复一日重复平淡生活一地鸡毛的家庭主妇,我都建议你们看看这本日本作家米原万里的《旅行者的早餐》。
这不仅仅是一本美食随笔。在她的笔下,仿佛食物也有了生命。
你能想象到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吃起新鲜的冰鱼刨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吗?明明在俄罗斯吃鱼子酱,结果探讨到法式服务和俄式服务的历史,还穿插着一些小笑话,继而又开始讨论鲟鱼的保护问题。一瓶小小的鱼子酱竟然牵涉了这么多故事。为了儿时的一篇《小黑人桑布》的童话故事,作者居然真的认真研究故事里的厚松饼,然后发现故事的真正起源不是非洲而是印度。
《中庸》言:"莫不饮食,鲜能知味。"饮食乃人生中最现实者。所以,会吃,也是一种本事。该好好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吃饭,你可能不会知道餐桌上的每一种食物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