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来京读书,2008年毕业留京工作,之后结婚生子定居北京,在京这16年,我却从未在京过过年。今年由于疫情,我们决定留京过年!
我的老家在山西太原,我们那儿很传统,春节时,人们无论远近,都会尽可能回家过年的!
老家的年味很浓,家家户户一到腊月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
首先是买新衣,一到腊月,我们那个小市的商场便开始火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地方小,走几步,人们就会碰到认识的,便站下互相问候一番。人们辛苦一年赚的钱,虽然定要用来犒劳一下家人与自己,但也不会花得那么随便。就那买衣服来说,人们货比三家,一定会买最合心意的与自己看来最划算的。
其次是准备吃喝。现在的人们平时吃的就很好了,但我们那儿过年还是会准备许多吃食。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炸麻花和油面儿,到了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就会做红烧肉,炸/蒸丸子,蒸馒头,炖猪蹄,做皮冻……
我婆婆公公更是花大力气准备各种食物迎接我们回家,家里的双开门冰箱放着满满的食物,另外还有一个冰柜里面也堆得满满的。其实,人们平时伙食那么好,到过年的时候根本就吃不动那么多大鱼大肉,反而是素菜在桌上更受欢迎。
其实除了大年初一我们在家吃饭外,从初二开始我们便从东家出来西家进去,今天在你家吃,明天去他家吃,后天来我家。亲戚朋友多的,整个正月都是过这样的日子。其实人们哪在乎那口吃的,不过在乎的是一种仪式,一种习俗,或者更是一种人情味罢了!
老家的人整个腊月都是忙碌的,除了买新衣、准备吃食外,洒扫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这绝不是如平时般小打小闹,而是彻彻底底地打扫。
以前我们住平房,腊月会抽一天时间,将屋里除了家具外的东西都搬到屋外,然后扫墙、刷墙,撕去旧窗纸,糊上新窗纸,贴上窗花……躺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闻到的味道都是清新的。
现在人们都住进了楼房,打扫屋子就简化很多。毕竟现在的墙壁不会那么脏,因为以前我们的平房都是多功能的,即是卧室,又是客厅,同时还是厨房,因为完全没有隔间。现在的楼房干净得很,所以过年人们就擦擦玻璃,扫扫墙壁,洗洗铺盖被褥及其它物品即可。只是现在再也体会不到躺在新打扫的屋子里,看着鲜亮的窗纸和窗花时的那种幸福感了!
要说最有我们地方特色的年味,要数过年时的“拜神子”了!“神子”就是我们的家谱,平时家谱都是卷起来放在一个清静的地方的。过年时,我们要请老祖宗回来过年,方式就是把家谱挂在一个空房间里,然后在前面摆上桌子,上面放上各种贡品。家里的男子会磕头祭拜。“神子”从年三十挂起,年初二上午的时候,整个家族的人就会来到挂“神子”的这家,所有的男子给“神子”磕头祭拜,然后放鞭炮,卷起“神子”,边放鞭炮,边带着“神子”走到村口,这就表示把老祖宗们又送走了。这个场面很壮观,仪式感很强。每次看到那么多老老少少的男子齐刷刷跪在祖宗面前,每次我都感觉肃然起敬,甚至很感动!
今年我们选择就地过年,其实心里颇焦躁了几天!我们很想回家和父母团圆,也想看看亲戚朋友,但各地的疫情却在年关此起彼伏,我们的大北京也不能幸免。各大单位都担心人们回家过年无法按时返京工作,于是极力呼吁大家留京过年,并且出台一些约束策略。比如我们学校恳请员工非必要不出京,如果出京,一定要在上班前的14天回京隔离。如此这般,再加上我们的行程码由于疫情已经加了星号,各地对加了星号的行程码有不同严格程度的政策。即使人家解读清楚了星号的意思,表示接受我们。但离京前做核酸,回了老家再做一次,返京时还得再做。这一系列操作,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可真的太折腾了!于是,乖乖选择就地过年,才是明智之举。
只是听说我们回不去,家人们都黯然神伤。我的爸爸妈妈就盼着我放假回去和他们住几天呢,这下泡汤了!爸爸几次三番给我发微信确认,我都不敢想象他们有多失望呢!
婆婆公公前几天和我们视频,已经准备了许多吃食等我们回去,尤其想着他们的孙子孙女,可却回不去了,他们说连年都不想过了。
哎,好难!
希望新年新气象,大国神威,世界和谐一家,赶走一切魔鬼蛇神,战胜疫情,人们安享静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