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村子里有个买酱油醋的人,赶着驴车,游街串巷。驴车上放了几个大塑料桶,盛放酱油、醋、香油、油等。
村子里买东西的都是要吆喝的,“卖菜~”你知道卖菜的来了;“收秫秫~”你知道收粮食的来了;“收破烂~”收破烂还有一个拨浪鼓,大家都知道收破烂的来了。他却不吆喝。毛驴脖子上挂个铃铛,“叮当 ,叮当”你就知道,他来了。
“买点酱油”,他听到吆喝,一下车,毛驴就停下来,等他忙活。忙活完了,他一坐到前边车轩上,毛驴就吧嗒吧嗒不紧不慢的往前走。
这个人叫田二安。是个厉害的人,怎么厉害?妈妈说:以前赶会,在会上你外公见了二安,远远的就说,看,二安!
这有什么厉害的?我问。
妈说:二安哪,以前有枪,有胆。妈妈也是道听途说的,不甚完整。
好多年过去了,才知道了这个人的一些事情。
他是个有胆量的人了。年轻的时候在大队里做队长,有一次上边工作组下来视察,指着一大片荒地问:哪个村的?为啥不种?那个大队主任吓得不敢说话,李二安大声说:俺队的,马上就种。就这样,南边一大片荒地成了我们村的良田。
这个故事不知道真假,当时良田多珍贵啊!
他风光了好几年。后来成为普通的农民。无关生活难,他媳妇在家里酿醋,他开始出去卖酱油醋,慢慢地赶着车,慢慢地卷着烟,游走各村。
再后来,他做了我们村几年的治安主任。他这个治安主任突然就很有派头。哪两家有矛盾了,那个队里有事情难以解决了,有人偷东西了,都由他来处理,人们都很敬畏他,或者说怕他。以至于有人哄孩子就说:还哭,还哭,看,二安来了!
他个子很高,魁梧,脊背笔直,嗓门也很大,和他的传言、身份很匹配。
前年他去世了。儿子给他办的后事很排场。
我父亲也去帮忙,回来我妈问了一过白事细节,又感叹说:二安,活着时通厉害着哩,年轻的时候就出名了。
到底厉害到哪里?是很坚韧、不认命吧。反正村里很多人觉得他“厉害”,比较“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