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时代 22 | 外行人给内行人打气
杨春白在美国的电影《微笑的刀子》吹响了大陆导演进军好莱坞的号角,但没引起什么关注。在国内的电影《和你一起》中他和安静亲自上阵,借一个孤儿学琴演绎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父子情,上映后获得国内大奖,市场反应却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也让韦美天感觉这不像杨春白的手笔,完全没有了他以前电影里充满的哲学思辨,或者传统的故事中包含着强烈的象征或隐喻,他曾经不懈追求和坚持的人文道德和崇高精神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力量,无数次地激励过曾经犹豫、困惑和彷徨的韦美天和很多电影人,可惜,现在看不见了。他疑惑不解:“杨春白是要放弃艺术片走生活片的路子,还是被安静俘虏了,要还感情债?难道中国最顽强的一个电影哲人,也彻底被市场化了?”
他想:“杨春白的观念都开始变了,说明时代确实变了,而我的观念还没变,说明落伍了,该顺势而为了。”他开始思考:“是不是也拍一部武侠片?但是,武侠片该怎么拍?是《少林传》那样,还是《卧虎藏龙》模式?拍出来怎样才能让大家都去看,让全世界的华人都去看?老百姓和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看着临近春节,他突然想起全世界华人都必看的春节晚会,又想起李大河,想:“这个人不简单,能连续十几年上春晚,简直成了老百姓现在离不开的柴米油盐了,而且现在还连续几年拿观众最喜爱小品节目的第一。他究竟凭的是什么,抓住了老百姓那根神经?”想到这里,他就约了张龙,说:“听说李大河在家乡搞了个舞台,救活了快要没绝的民间艺术。我们去取取经。”
张龙有些不相信,说:“李大河那一套是俗文化,靠插诨打科取悦观众,你怎么能看上他?”
韦美天说:“你不要小看李大河,他吸取了民间文化和娱乐精神,这也许正是我们电影缺少的。”
张龙突然感到韦美天开窍了,却没好意思点破。
与此同时,马大龙历经几年“贺年片”的成功后,志得意满、誉满天下,正在计划着像贾明那样抱得美人归,却再一次被一个记者给扫了兴。
这一天,在他的新“贺年片”《通讯录》的新闻发布会上,本来一切都按照贾明的安排顺利进行着,却有一个没被提前安排的记者突然发问:“马导,你的电影什么时候也能像韦美天、杨春白的电影那样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认同呢?”
马大龙毫无准备,冷场了几秒钟后,看着左右两边的贾明和叶子都在着急,就答:“我的电影只给中国的老百姓看,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美国好像才两亿人口,羡慕死咱了,干嘛我要去他们那里?呵呵,没必要!”
记者却不依不饶,继续问:“马导是不想出去呢,还是不能出去?”
马大龙真不知道该怎么会到了,贾明见情况不妙,忙抢了麦克风说:“马导很忙,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这事大家原以为就过去了,可马大龙却觉得今天很跌份,念念不忘,夜里竟然做了梦,梦见他的电影一个拷贝也没卖出去,观众都嘲笑他,把买的录像带和光碟像扔臭鸡蛋一样扔向他。他一下子被惊醒了,连连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是我的电影过时了,还是我的电影真得像有些人说的俗气、没文化?难道我的电影也会像当年曾经火红火红的相声和评书一样,被老百姓抛弃和淡忘?我也会像《通讯录》中的主人公,盛极而衰?这可怎么办?”
这些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而贾明只关心遛马玩名车,根本不关心这些,认为他是杞人忧天。他忙请教春花,因为他一直认为春花是研究媒体的专家,是能把死了的论语说活的名人,也是他的表妹,他信任。而此时的春花,随着羽毛丰满,在大学和媒体的影响日渐广泛,终于被贾明提拔为副院长了。贾明也修得正果,求婚成功,而付出的条件就是在电视上把贾明的节目换成“春花说论语”。贾明也忙着在胡娱乐的介绍下到香港、台湾和日本去讲座,顾及不得,也知道今日的春花已非昔日的小姑娘,不能得罪。春花便开始逐渐走红大江南北。
得知马大龙的苦恼,春花劝到:“你已经有‘贺年片’的品牌了,你没看见每到过年,老百姓就喊着要看你的‘贺年片’,就像等着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一样吗?”
马大龙却说:“可是,你觉得我的电影老是嘻嘻哈哈、油腔滑调京片子这一套,老百姓会不会有一天也什么疲劳了?我这些年到底有没有进步,为什么文化高的人都不爱看我的电影?”
春花听了,有些不高兴,说:“怎么这么说,谁说文化高的人不看你的电影,贾明老师和我都在看,难道我们的文化不高吗?”
马大龙忙解释说:“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我的电影总走不出国门,国外的大奖总是无缘?为什么韦美天、杨春白的电影个个都能获得大奖,还是国际大奖?他们到底哪点比我强?”
春花有些不服气地说:“你干嘛和他们比这个,他们的电影再拿奖有什么用,老百姓爱看吗?有你的电影卖座吗?这就像大学里整天闭门造车的那些老教授一样,研究了一辈子孔子和论语,虽然比我专业、比我深入、比我治学严谨,但有什么用,谁知道他们,谁看他们的书?他们有我出名、有我卖的书多吗?像他们那样默默无闻一辈子生活,有什么意思?我可受不了!”
马大龙想起曾经举办电影评议会时请过的一些大学教授,穿着都是便宜的地摊货,连坐高档车都不知道该怎么开门,心有不忍,说:“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社会还是很尊敬他们的。”
春花说:“尊敬是尊敬,我也尊敬,可尊敬不能当面包。你愿意像他们那样活一辈子吗?”
马大龙惭愧地说:“也许我留在孔雀农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我会。当初我来北京完全是为了追叶子,没想到搞电影。”
春花说:“是啊,你不愿像他们那样贫寒,就得多赚钱,就要多拍大多数人爱看的电影。我今天还看到报纸上说韦美天也在筹备拍武侠片《侠客》呢,连他都走投无路,向你靠拢,难道你反而要丢掉自己的长处吗?”
马大龙终于又鼓起了勇气,打算坚定地沿着平民电影的路子走下去,下部题材就选那个能让老百姓感到好玩的《黑道》,管他能不能出国得奖呢,一切票房说了算,看看明年和韦美天、杨春白谁的票房大?
(全文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