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议论文,学生常为无“米”下“锅”而发愁。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平时不注意材料的积累;二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的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即不善于“一材多用”。
如何做到一材多用呢?
在众多的事实论据中,除了一部分寓言故事表意比较单一外,多数材料都具有表意的多向性。在叙述材料时,要根据所论证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叙事实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并且要多用一些揭示性词语给予明示,这样,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性就明确了。
以孙膑的故事为例,倘若论点属于“嫉妒的危害”时,叙述的着眼点就应侧重于庞涓对孙膑的嫉妒方面的内容: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就难以有大作为。战国时的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倘若论点属于“变通的作用”时,论证的着眼点应侧重于孙膑打破常规方面的内容:孙膑归齐以后,先隐居在齐将田忌幕下,在一次赛马游戏中,他用“以盈去虚”的战术,助田忌胜威王而崭露头角,得到齐威王的赏识和重用。田忌赛马,谁都会称赞孙膑的聪明。孙膑之所以聪明,这与他善于“变通”的思维分不开。在解决问题时,人们较多按常规去思考,为何不从另一个侧面去思考?这样思考就具有了发散性。根据论点的不同需要,对事实论据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叙述,并运用不同的议论性语言,所以才较好地做到了材料与论点的完美结合,从而揭示了迥然不同的思想意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屡试不第,后来,他在自家门口摆桌凳,端茶水,请过路人给他讲各种传说故事,二十余年从不间断,正是在收集这些素材的基础上,他写成了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我们可以把这则材料用来为不同的论点服务。可用蒲松龄的“屡试不第”来证明“榜上无名,脚下有路”,“成功属于自强不息的人”等观点;可用蒲松龄的求学的态度——“摆桌凳,端茶水,请过路人给他讲各种传说故事”来证明“不耻下问”,“求学心要诚、行要恭”及“作家要深入生活”等观点;可用蒲松龄“二十余年从不间断”来证明“贵在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观点;还可用蒲松龄求学的成功——“写成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来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等观点;也可用整个材料来证明“逆境造就人才”等观点。
材料表意的多项性,给我们的选择提供了广泛、灵活的空间,正因如此,我们使用材料时要审慎对待,找准切入点,否则将会使材料与论点不相吻合,甚至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
善于使用材料的人,一个材料可以派上很多用场。为了充分发掘材料的含义,同学们在备考的日子里可以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进行观点材料的互相启发交流,这样定会有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