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保险的事,想找以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一个朋友咨询情况。
朋友是个外向的文青,时时处处都能发现一些美好:山间刚好绽放的花朵,小溪流里的鱼群,一盏茶里上下沉浮的茶叶,车窗上雨滴自然滴落汇成的图案。
看她的朋友圈,会惊觉生活中那么多小确幸,却常常被我们麻木的触觉视若无睹。
小窗口聊天,随手点开她的朋友圈,却发现一片空白中一行“正在加载”的字眼。哦,原来她已经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
对微信这个新功能,开始我其实并不知晓。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启用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项功能。
我问朋友,你的朋友圈那么有趣,设置成三天可见,像我这种后知后觉的人岂不是都看不见你那些唯美的图片和真切的感悟了吗?
朋友笑说,其实,我发的这些朋友圈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生活留个记录。你知道moment最原始的意义就是此时此刻,也就是那一瞬间的感悟罢了。不过因为圈里的人员多而杂,我又懒得去分组,所以就设置三天可见了。一来免了被人斥责刷屏的嫌疑,二来也不用困扰要不要屏蔽谁。
她的话有她的道理。的确,朋友圈早已超出了最初那个单纯的朋友圈了,从家人、朋友、同事到合作伙伴、兴趣小组,几乎任何类别的关系都可能出现在朋友圈里。
彼此陌生的两个人见面,闲聊不过几句话,常会有一方说加我微信好友吧。其实坐在对方面前,再深奥晦涩的话题的讨论也比手机屏幕上的高谈阔论要生动有趣得多。
❤
记得那天我随手发了一条清晨阳台绿植的照片,一条评论瞬间跳了出来,看头像我觉得很陌生。
评论说,多肉养得很好,薄荷香味不错。不过生活健康的关键是运动起来,记得来找我啊。
想了半天我才记起来这是一个游泳顾问。那天他在小区门口发传单,我因为问了他两句游泳的事,他便让我扫码加了微信。
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现在面对这条评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只好任由他一番肺腑之言在空气中凝固成冰了吧。
如此看来,朋友解释的朋友圈三天可见也是有些道理,为自己记录,不会因为那些不远不近的关系而尴尬。
还有一些展示三天可见的朋友说,朋友圈太浪费时间,真正有事情还不如一对一私聊来得更深入有效。这样的人大多是大忙人,时间宝贵,而圈内的朋友数量也很惊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担忧。
❤
然而,我的另一个朋友——我的前boss J,对此却有另一番看法:设置三天可见大可不必,无论你是随手记录了过往的不满,还是夜深人静时不小心彰显了不爽的心情,那都无所谓,因为真没那么多人在意你的情绪。在你悲伤也快乐的世界里,只有你自己才是观众。
既为轨迹,就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未来很长,当下亦美,时时记录,天天更新,是为悦己。
是,最关心我们的人,永远是那几个至亲的人,我们发朋友圈他们一定会看,可能不会评论,但他们一定会翻阅,因为他们想知道我们是否快乐无忧,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而除却朋友圈,他们也会偶尔给我们打电话、发微信,询问近况,提醒注意身体。
这样的亲人和朋友,如果你关闭了朋友圈或设置成三天可见,可能会让手机屏幕另一端的他们疑虑担忧:从前好好的几天发一条近况,现在怎么什么都没有了,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天可见的设置就没什么必要了。
毕竟关心你的人,一定愿意花一小时去翻阅你以前的朋友圈,一条一条去看。而不关心你的人,哪怕看见小红点里你的更新,也只会置若罔闻熟视无睹,当然更不会关心你此刻是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还是坐立不安辗转反侧了。
❤
我自己曾有过关闭朋友圈一年的经历。
那次是和先生心血来潮,我们约定好一人用一部老式诺基亚非智能机,没有社交功能。另外两部智能手机的主要功能是给女儿日常拍照。
日子倒也清静,可是想联系朋友时,担心别人在上班,在吃饭,在休息,总要先发短信过去,确认有时间了再打电话,也是不太方便。
后来重新开启朋友圈后,发现有两个曾经关系不错的朋友删除了我。
或许在他们心里我就是一个僵尸号,不能提供什么有意义的信息,只是多占用了一点存储空间的一个头像而已。
在这样一个社交关系里,所幸我没有失去更多。不过也没有学习或收获更多,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和我一个在圈内,一个在圈外,无法相见。
想起李宗盛的歌里唱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
是,等我们一个人披荆斩棘,孤勇地翻越崇山峻岭,想把自己打磨到极致完美,却发现早已没有了人为你守候同你分享,该是悲伤多过开怀吧。
从社交角度来看,正是朋友圈有那么多的关系存在,它也是我们塑造个人形象以及资源共享的一条途径。
如果贸然切割,那其实是将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拒之门外。
毕竟,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也就处在关系之中,不可能如孤岛一般独立存在,我们总是借由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别人连结在一起。
所以,通过朋友圈的展示,让别人看见自己的成长轨迹,看见那些一路走来或喜悦或彷徨的过往,才是一个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存在。
而这,一定好过而打开你的朋友圈后一条冰冷的分割线。
不过,总结起来,朋友圈也只是个圈而已,你怎样用它,全凭自己喜好。借用北方有佳人的话来说:
希望你过得好,和朋友圈里一样那么好。我在努力过得好,和朋友圈里一样那么好。
文/月如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