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观众想要看什么,他们埋下头去精心制作再一点点地掏出来,他们心知肚明将要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托尼斯塔克每部戏都被掐脖子”——这些天来我在N个网站N个地方都看到过这个段子。漫威多年以来的苦心经营下,《复仇者联盟2》这样的电影只要一上映就像撒开一张无形的大网,大家都在里面,连一条沙丁鱼都跑不出去,能挖的泥巴上早已插满数不清的铁铲,能过油锅的段子已经被影迷嚼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一点。所以再正儿八经写影评挖周边似乎已经没多大意思,这样一部标准的暑期Blockbuster电影,唯一还能思考一下的就只有个人化的脑洞了。
这是漫威系列电影里总时长刷新纪录的一部作品,两个词语形容是热热闹闹和前凸后翘(某疑为潜规则上位的女群众演员就是个代表),但真正说起来只有 Hulkbuster Vs Hulk一段留给人深刻印象。
科学与神学
虽然Hulk理论上也属于科学的产物,究于其“异能变身”的本质也不妨将其归为“神学”的一派。
Hulkbuster Vs Hulk战斗时间不长却能将《复联》的基本面给浓缩出来:科学与神学在同一竞技场上。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无神论教育,慢慢长大了一点后发现经常被外人无礼地攻击称为“没有信仰的一批人”,再往后甚至还会困惑的发现,很多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我依然更愿意相信世界上是没有鬼神的,但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渐渐地不再那么斩钉截铁。今天的科学还不像电影里那样无所不能,漫威电影世界努力进化了多年才第一次让这个胖乎乎的Veronica HulkBuster 现身在银幕上。它制服了“神学”里的Hulk,联想起《复联1》Loki被各种暴打、阿斯加德的雷神甘愿受美国队长的领导,还有即将出现的,DC世界经常凭装备开挂搞定一切的蝙蝠侠。这好像就是我们从小习惯的一种模式,世界是我们的,学好XXX走遍天下都不怕。
科学与神学是超级英雄电影里两大永恒不变的主题,至少在今天,论输赢是徒劳的。科学精神值得颂扬的是那试图去直面问题的态度:如果神挡杀不了神,那就造出一个胖子出来比比卖萌,既然砍不死你那也要在气势和颜值上找回便宜。
个人英雄与群P
那一年詹姆斯与波什共赴佛罗里达组三巨头第一次让人见识到,原来还能这么整的。大家一直都习惯了你带你的山头我领我的小弟看不顺眼来打架,时代进步太快,扛把子们无师自通的走到了一起。这就是说好的英特纳雄耐尔吗,怎么越看越像中学政治课本说的托拉斯卡特尔呢。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科幻故事还有塑造新的强大反派这个解决办法,现实只有自求多福了。
《复联1》和《X战警》的成功让大家越来越习惯巨头扎堆的群P戏,终于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超级英雄们像参加红白歌会似的齐刷刷现身,确实挺爽的。可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群戏在个人刻画与整体深度把握上天然面临着巨大困难。清风般的人物性格与明亮而动感的场景,再加上一首恰到好处的《time in a bottle》,去年的《X战警·逆转未来》凭借这样的一个快银很好的解决了困难。今天的乔斯韦登说“这是战争,战争是要死人的”,话虽如此可死一个刚露面的边缘小生能有多大效果,也许是漫威的问题也许是导演编剧的问题,《复联2》最终呈现了一种典型的民主无量独裁无胆的局面。
Tony Stark就在戏里说,没有阴暗面的人是不可信的。
纵观全片在一群人里留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哪几个?依然还是黑寡妇和Tony Stark,因为这两个人的“阴暗面”绽放得最诚实。而在这两人中,还是充气变胖的Hulkbuster几乎撑起了整部片。
连反派奥创都改成Tony一手造成,也不怪有人觉得叫《钢铁侠4》也不为过。Tony的人物性格天生就具备更多引人注目的能力,胖子伸出来的是最厚的一块熊掌,如果想吃鱼,还是等等明年DC的《蝙蝠侠大战超人》一看究竟吧。
反抗强权与警惕民众
Tony 在片头受到绯红女巫蛊惑做的那个梦,讲的是关于恐惧,由于恐惧和希望更好的保护世界Tony整出了奥创;奥创在吐槽地球世界时也说道,拿到稀有金属和宝石后你们人类就只想着造武器;这都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反抗“强权”,警惕一切可能入侵的强大势力,Hulkbuster的诞生就是一种最好的体现,Tony同志一早就防着Hulk的...
现实世界里,作家小知识分子往往很容易成为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他们时刻保持着对强权与压迫的警惕,随时准备好反抗,而哲学家似乎站在一个高一些的角度,他们更警惕民众——一切强权与压迫本质上还不就是来自民众。这话和美队在片子里的话有点像:凡是想在战争前结束战争的基本都失败了。
是要反抗强权还是警惕民众呢?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墙头草
一个超级英雄电影,开心就好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