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距今有2400多年,师承苏格拉底,教授亚里士多德,具有特殊的哲学地位,其《理想国》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全书采用对话问答体,通过对话问答来讨论问题。讨论问题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正义、善与恶、政体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共产问题、家庭问题等等。因哲学功底还比较浅薄,同时用今人的眼光评价古人的认知也不在一个层面上,主要还是想谈谈感想。
1.义与利的问题。书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何为正义,随着对话问答的不断深入,用大篇幅讨论理想的城邦应该如何安排和设计。虽然有些观点比较偏颇,但在阅读时我始终在想一个问题,现在还有多少人在想着义之类的事?我们生活在浮躁的社会,内心也变得浮躁起来,思考和追逐的是诸如名、位、权、钱等利的问题,却对哲学、政治等义的问题漠不关心。
2.局限与突破的问题。柏拉图为了讲清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人的本质,想象了这样一种情形: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好比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洞穴;接受教育后就好比从洞穴出来,在出来的过程中,从看到事物的阴影到看到真实的事物,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就会宁愿忍受苦楚也不愿再过囚徒生活。读到此时联想到,在工作上,我们如果眼光只局限于眼前所面对的人与事,就在一亩三分地打转转,便是把自己局限起来了。突破的办法,一个是阅读,让思维认识不断升级换档;另一个是拓展组织边界,多与组织外的人与事发生关联,打开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思路;再一个是通过调整组织保持新鲜感,美军就规定不能在一个工作岗位超过4年,通过频繁的军官交流保持队伍的活力。
3.老话题与新鲜事的问题。西方有句名言: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诚然,我们现在所思考的很多问题,古人早就讨论过了,甚至比我们想得更深入、更透彻。比如西方现在所推崇的所谓的一人一票的民主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讨论过,也有过类似的实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民主制也不是特别认可。记得听马云演讲说过一个观点:两千多年来,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长多少,发展最快的是技术。对我们来讲,技术的层面会不断推陈出新,形而上的往往都是老话题。最理想的状况是,技术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世界,能够与形而上相匹配相协调。
4.线性思维与立体思维的问题。读罢《理想国》一书,惊叹于柏拉图思维的严密性,虽然部分地方感到有诡辩的成分,但全书逻辑严谨,论证充分,讨论问题层分缕析,还运用了几何学、算术学的知识,充分展现了作者强大的立体思维。而我们今人,有些时候思考问题却比较简单片面,从一个点直接到另一个点,固守一个观点和信念,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反思自己,也存在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