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这么一个小故事。
明天有客人来,农夫准备杀了自家公鸡招待他。
傍晚在喂鸡的时候,特地给鸡一大把谷子,说道:“吃吧,吃饱了明天好上路。”
隔天客人来了,农夫来到鸡窝,发现公鸡已经死了。
定睛一看,还有一封遗书:已吃老鼠药,死了也不便宜你们。
这个故事的哲理显而易见,事情在成功之前,不要说出来。
鸡蛋还没孵出来就数鸡仔,这是愚蠢的行为。
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结果还没有明确之前,就过早地进行预测或计算,这是不明智的。
因为很多事情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导致最终的结果与预期不符。
当别人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如果你首先透露了你的底价或预算,那么对方可能会根据你的信息来调整他们的报价,以达到更有利于自己的交易条件。
《论语》中也记录这么一句话,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在说话之前,应该先考虑自己的行为和做法是否能够符合自己的言辞,先做到自己所说的,然后再去说。
一件事想要做成,需要背后付出莫大的努力,其中的艰辛,没经历过的人是不懂得。
《道德经》提到,轻诺必寡信。
老子的这句话,简直就像是在给那些喜欢满口跑火车的人敲响警钟。
别总是随口答应别人,结果却做不到,这样你的信誉就像打了折的优惠券,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句话提醒我们,承诺不是儿戏,不是随便说说就能算数的。
就像那些在健身房办了年卡,结果只去了一次的人,他们的承诺,大概只值那一次的入场费吧。
而且,老子的这句话,也像是在告诫我们:在做出承诺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别让自己的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
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源于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评估,高估自己的能力资源,当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困难重重。
毕竟,信誉这东西,一旦透支,就很难再补回来了。
所以,下次当你想要答应别人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老子的这句话,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轻诺"。
毕竟,"寡信"可不是一个好名声,对吧?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广为人传的故事——草船借箭。
在赤壁之战前夕,当时蜀汉和东吴联盟,共同对抗曹魏。
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一是设计陷害他,并要求他在十天内完成10万只箭。
这怎么可能实现呢?按照当时的工艺,十天能做出一万只箭都够呛了。
但诸葛亮接受了任务,并表示只需要三天就能完成。
周瑜欣喜若狂,要求他立下军令状,并且让军匠们故意拖拉,造箭用的材料不给准备齐全。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肯定行不通的呀!
但他是谁?他是诸葛亮啊!
一个凭借一己之力,将诸葛姓氏变作智慧象征的男人。
山人自有妙计也。
事后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并要求他不能让所有人知道,否则计划失败。
鲁肃答应了,私自拨了20条快船,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
第三天,把20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向北岸开去。
谁也不知道,他是开往曹营。
这一天四更时分,大雾漫天,江上的人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靠近曹军的水寨后,诸葛亮下令擂鼓呐喊。
由于大雾,曹军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曹操调来一万多名弓弩手,成千上万的箭像雨一样射来。
诸葛亮的船队在曹军的箭雨中来回穿梭,稻草人上很快插满了箭。
等到大雾散去,曹军才发现上当,而诸葛亮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这强调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和欺骗性。
诸葛亮在接受造箭任务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计划,使得周瑜和曹军都无法预知他的真正行动。
同时又很好的抓住时机,选择在大雾中行动。
利用天气条件增加了行动的隐蔽性,使得曹军难以发现真相,只能采取盲目射箭的方式。
在整个过程当中,诸葛亮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计划细节,即使是自己的部下也只是执行命令。
草船借箭,这看似简单但极具欺骗性的方法,轻松达到了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用韩非子的话说,事以密成,言以泄败。
想要做成大事,就得像对待国家机密一样,守口如瓶。
不然,你的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被别人看穿了。
这句话提醒我们,成功往往需要秘密行动和精心策划。
就像那些电影里的特工,他们总是悄无声息地完成任务。
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告诉全世界:"嘿,我要来拯救世界了!"
一旦你泄露了秘密,就可能给竞争对手或者敌人留下可乘之机。
这就像是在玩扑克牌,如果你早早地亮出了底牌,那游戏就没什么悬念了。
下次当你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或者目标时,记得像韩非子说的那样,守口如瓶。
悄悄地行动,直到你成功的那一刻,再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样,你不仅能保护自己的秘密,还能在成功之后,享受那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满足感。
有些朋友,因为渴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和认可,总是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成就或者计划,来满足自己内心对成功和地位的渴望。
还有些朋友,认为把事情先告诉别人,可以达到让别人监督自己,从而激励自己行动。
但实际上,一个人只有自律,才有一定的行动。
其次,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希望你能过得比他好。
在海边生活的人们经常用一种形状像酒瓶的竹篓去抓螃蟹。
这种竹篓的特点是开口处窄,仅够伸进一只手,但内部空间宽敞,可以装下许多螃蟹。
有趣的是,当竹篓中只有一只螃蟹时,人们必须紧紧盖住竹篓的出口,否则螃蟹会轻易逃脱。
但是,如果竹篓里有两只或更多的螃蟹,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
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螃蟹踩着它向上爬。
如此循环往复,无一只螃蟹能够成功。
螃蟹之所以会互相拉扯对方,或许出于自私自利的考虑。
只想着自己第一个出去,绝不允许别人走在自己的前面。
人其实也一样,天生具有比较心理,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如果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可能会产生不满或嫉妒的情绪。
对于一些人来说,看到身边人比自己好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被贬低,自尊心受到损害。
为了应对不满和嫉妒等负面情绪,他们可能会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如贬低他人、否定他人的成功等。
纵观历史,这种案例比比皆是。
邹忌嫉妒田忌的军事成就和声望,派人拿着重金在市集上公开占卜,意图设计陷害田忌有意谋反,从而逼得田忌不得不逃亡楚国。
庞涓与孙膑虽是同窗,但嫉妒他的才能,捏造罪名对孙膑实施了膑刑和黥刑,最后孙膑装疯卖傻才获得机会逃出生天。
《增广贤文》说,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这句话则警示我们,过于强势和冒进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困境。
就像那些在聚会上总是滔滔不绝的人,他们可能以为自己是焦点。
但实际上,别人可能只是在想:"这家伙什么时候才能闭嘴啊?"
很多时候,是非和争议都是因为说话太多而引发的。
例如网上的键盘侠们,在社交媒体上喜欢发表各种观点,他们可能以为自己在引领舆论。
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在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敌人。
当你站在聚光灯下时,你也就成了所有人的靶子。
这就像是在动物园里,那些总是跳来跳去的猴子,虽然看起来很活泼,但也最容易被游客扔东西。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保持谦逊和低调,避免过于张扬和逞强。
《易经》中有这样一句卦辞:“潜龙勿用。”
这句话是说潜藏的龙不应有所作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应该保持低调,不要急于表现自己或者行动。
保持低调,耐心等待,等到时机成熟,再像龙一样一飞冲天。让所有人都为你的才华和实力所折服。
这样,你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因此,在事情还没有成功之前,保持低调,暗中发展,争取早日一鸣惊人。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