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名息姑,是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在位十一年,其作为只能算是平庸,而鲁隐公之所以能被历代史学家铭记研究,皆源于一部经典一《春秋》。孔子著《春秋》,始于隐公。
鲁隐公
《春秋》乃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所有儒学经典中唯一一部由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春秋》是以鲁国国史为基础而编,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部编年史,其始与终皆应有法。鲁国首任国君伯禽是当年定立周朝规章礼仪的周公旦的长子,从伯禽至隐公历数世,孔子撰《春秋》为何不从开国君主记起而要从鲁隐公开始呢?
这就要从鲁国的君主之位说起了!
鲁隐公息是周公八世孙,鲁惠公的庶长子。按周朝的传统礼法,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然而惠公死时太子姬允还太小,如果允被立为国君,息担心大夫们不能很好地辅佐年幼的国君,所以,在鲁国大夫的举荐下,息只好代替允上台执政,等太子成人之后,就把政权还给太子。
鲁桓公
隐公十一年(前712年)冬,公子挥求见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对隐公说:“主公当了这么多年国君,国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满朝文臣武将没有不听从您的。现在太子允已经长大了,依我看,我最好还是趁早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稳稳地继续当您的国君,也让我当个太宰。"鲁隐公听了,非常惊愕地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太子允要当国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过是因为太子允年幼的缘故,才代他做了十几年的国君,现在太子允确实已经长大了,所以我已经找了个地方修建房子,将来好在那里养老送终。至于国君之位,我已经决定还给太子允了。”
公子挥是何许人呢?在隐公十年(前713年),鲁国联合齐、郑攻打过宋、许两国。在其中几场战役中,公子挥都立了大功,这样就导致了公子挥在鲁国的专权。
公子挥害怕太子允听到这个事之后杀了他,反而向允诬陷隐公想要除掉太子允真正做国君,并请求让自己杀掉隐公。太子允听信公子挥之话,于是同意公子挥请求去杀隐公。 鲁隐公做公子时,曾与郑国作战,被郑国俘虏,贿赂了郑国大夫尹氏才得以脱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园子里,时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羽父就趁隐公去祭拜时率军把隐公给杀了。随后公子允上台,即为鲁桓公。
鲁隐公死后谥号为“隐”,按谥法:"不尸其位曰隐",指其位不终。根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所列,桓公弑隐篡位乃东周以来第一位篡弑而不被讨伐者。《谷梁传》云:“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所谓“政者正也,天子为天下之正,诸侯为国之正,君继位不正,则不能正臣下,则国多争,礼乐不行,祸乱并至。”
孔子
儒家思想核心在于“仁”,而要推行“仁政”应该要以“礼”为规范,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因此,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认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礼法的破坏,孔子将隐公置于《春秋》第一公来写,就在于维护礼法的隐公被弑,春秋乱世的大幕由此拉开。而在孔子的时代,鲁国的祸乱的根源皆来源于弑隐继位之后的桓公。《春秋》慎始,始不正则终乱。孔子作《春秋》始于隐公正是在于“正继位”,继位正则根本正,名正言顺然后礼乐兴,此《春秋》首元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