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桓皇帝上之上
建和元年(公元147年)
1、
春,正月一日,日食。
2、
正月八日,赦天下。
3、
三月,龙在谯县出现。
4、
夏,四月十一日,京师地震。
5、
立阜陵王刘代的哥哥、勃遒侯刘便为阜陵王。
6、
六月,太尉胡广被免职,光禄勋杜乔为太尉。自从李固被罢官之后,朝廷上下都垂头丧气,群臣侧身立于朝堂,各自危惧,只有杜乔一身正气,一脸正色,不屈不挠,于是大家都依靠和寄希望于他。
7、
秋,七月,渤海孝王刘鸿薨逝,无子,太后立皇帝的弟弟、蠡吾侯刘悝为渤海王,奉祀刘鸿。
8、
皇帝下诏,以定策拥立之功,加封梁冀一万三千户,封梁冀的弟弟梁不疑为颖阳侯,梁蒙为西平侯,梁冀的儿子梁胤为襄邑侯,胡广为安乐侯,赵戒为厨亭侯,袁汤为安国侯。又封中常侍刘广等皆为列侯。
杜乔进谏说:“古之明君,皆以用贤、赏罚为要务,那些亡国之君,朝堂上又何尝没有忠贞之臣,何尝没有治国理民的法令规章呢?问题是,虽有贤才,却不能用其谋略;虽有法令规章,却不能施其教化;听到善言却不能相信;听到谗言又不能辨别。陛下自藩臣即位,天人归心,不急于忠贤之礼,却先封赏左右近臣。梁氏一门,以及宦官卑微之辈,都佩上不是因为功劳而得到印信绶带,拥有不是因为为国操劳而得到的封地;这些封赏的乖张泛滥,不可胜言!有功的人得不到封赏,就让为善的人失望;奸恶的人得不到惩罚,就让为恶者更加肆意凶残。所以,砍头的刀斧放在面前,人们却不畏惧;封赐爵位,却没有劝勉任何善行。这样下去,岂止是伤政为乱而已,恐怕要丧身亡国!能不谨慎吗?”
奏书递上去,没有回音。
9、
八月十八日,立皇后梁氏。梁冀想要以厚礼迎亲,杜乔根据旧制,不听。梁冀嘱咐杜乔举荐氾(fan)宫为尚书,杜乔因为氾宫有贪赃罪,不用。于是杜乔日益忤逆梁冀。九月二十一日,京师地震,杜乔以为此灾异负责,被免职。冬,十月,任命司徒赵戒为太尉,司空袁汤为司徒,前太尉胡广为司空。
10、
宦官唐衡、左悺(guan)一起在皇帝面前诋毁杜乔说:“陛下当初即位前,杜乔和李固抗议,认为陛下不配奉祀汉室。”于是皇帝也怨恨杜乔。
十一月,清河人刘文与南郡妖贼刘鲔勾结,妄言:“清河王当统御天下。”想要拥立刘蒜。事情被发觉,刘文等人于是劫持清河国相谢暠说:“当立王为天子,您为三公。”谢暠大骂,刘文刺杀谢暠。刘文、刘鲔被逮捕诛杀。有司弹劾刘蒜,贬为尉氏侯,迁徙到桂阳。刘蒜自杀。
梁冀于是诬陷李固、杜乔,说他们与刘文、刘鲔等勾结,请逮捕治罪。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贞,不许。梁冀于是将李固逮捕下狱。李固的门生、渤海人王调自戴刑具上书,力证李固冤枉,河内人赵承等数十人,也带着刀斧砧板,到宫门前诉冤。太后下诏,赦免李固。李固出狱,京师市里都高呼万岁。梁冀听到,大惊,畏惧李固的名德,对自己终究是个祸害,于是再次用刘文、刘鲔之事诬陷告发李固。大将军长史吴祐对李固的冤枉,深为感伤,与梁冀争执,梁冀怒,不听。从事中郎马融负责为梁冀写奏章,马融当时也在座。吴祐对马融说:“李公之罪,成于卿手。李公若诛,卿有何面目见天下人!”梁冀怒,起身进到里屋,吴祐也扬长而去。
李固于是死在狱中,临时前写信给胡广、赵戒说:“李固深受国恩,所以竭尽股肱之力,不惧死亡,立志扶持王室,做出当年群臣拥立文帝、宣帝的事业。没想到梁氏执迷妄行,公等阿附曲从,以吉为凶,以成事为败事!汉家衰微,就从现在开始了!公等受主厚禄,国家将要颠覆,却不出手相扶。这样的倾覆大事,后世的史官岂能为你们偏私吗?我今天死去,就义而已,还有什么话说!”
胡广、赵戒拿到书信,悲痛惭愧,也不过长叹流涕而已。
梁冀派人威胁杜乔说:“早点自己了断,妻子儿女可以给你保全。”杜乔不肯。第二天,梁冀派人骑马到杜家门口,没有听到哭声,于是上奏太后,将杜乔逮捕下狱。杜乔也死在狱中。
梁冀将李固、杜乔暴尸于城北夏门亭十字路口,说:“有敢来哭丧的,加罪!”李固的弟子、汝南人郭亮,当时还未成年,左手提着奏章和刀斧,右手拿着砧板,到宫门前上书,乞求为李固收尸,无人理会。于是郭亮与南阳人董班前往李固暴尸处哭泣,守丧不去。夏门亭长呵斥说:“你们是何等腐儒!公然冒犯诏书,想要挑战官府吗?”郭亮说:“义之所动,不知性命,你何必用死来威胁我们呢?”太后听说后,赦免他们,不予诛杀。杜乔之前的部下,陈留人杨匡,一路号泣,日夜兼行,到了洛阳,戴着以前为吏时的赤色头巾,冒充夏门亭吏,守丧十二天。都官从事(司隶校尉的属官)将他逮捕,汇报上来。太后赦免了他。杨匡于是到宫门前上书,乞求为李固、杜乔收尸归葬,太后允许。杨匡送杜乔遗体回到家乡,安葬完毕,守丧之后,与郭亮、董班都隐居,终身不仕。
梁冀将吴祐外放为河间国相。吴祐自己辞官回家,后来死在家里。
梁冀因为刘鲔之乱,想起当初朱穆的话,于是聘请种暠为从事中郎,又举荐栾巴为议郎,朱穆为大将军府官吏考核优等,进用为侍御史。
11、
这一年,南单于兜楼储死,伊陵尸逐就单于车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