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收获:
1.情境
根据认识世界三区理论(附图),任何时候我们所处的阶段在以下三种状态 之一:舒适区(停滞区),学习区(成长区)和恐慌区(升级区)。在学习区和恐慌区我们必然会遇到问题,当我们解决了问题,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进而积累价值获得个人成长。
认识世界三区理论.JPG
2.冲突
小我具有趋利避害,只顾当下和易被激发的本性,当遇到问题就会感到痛苦, 基于其避害的本性就会去采取拖延,假装看不到等行为来逃避问题,让自己呆在舒适区。(附图)
甜面包热汤模型.jpg
3.疑问
怎么解决小我遇到问题就想逃避这件事情呢?
4.解答
自律能力能够让我们推迟小我的满足感,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去直面问题。
- 理性我觉察到情绪,意识到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
- 理性我对待问题有以下的信念:
问题是个人成长的基石和契机。
今天掉过的坑就是明天的护城河。 - 理性我能够在刺激和回应之间通过有意识的分析做出积极主动的选择,也就是说遇到问题感到痛苦,根据甜面包热汤模型意识到小我会想要逃避问题,在对待问题的正确信念下,能够去推迟小我的满足感,敢于直面问题,像痛苦宣战!
二.思维上的改变
1.问题和成长的关系图:
问题和成长关系图.JPG
A阶段我们看待问题的信念:
- 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
- 问题是个人成长的基石和契机。
- 今天掉过的坑就是明天的护城河。
B阶段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念:
我的资源是充足的,任何问题我都能灵活选择三种以上的有效解决方案,让自己做到最好。
2.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在真自由分享会上,给出了自律的定义。对于有意识,经过分身术训练营的学习,我们能够去积极主动地觉察到问题和情绪,但是对于把痛苦转换成快乐这个定义就有点懵了。原来是重排痛苦和快乐的顺序,让小我的痛苦在前,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收获解决问题的喜悦!
3.对待问题的看法:原来问题还能分成舒适区的问题,学习区的问题,恐慌区的问题。例如对于电脑/手机故障之类的问题,我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很自然地推进问题的解决了,这应该算呆在舒适区吧。但是对于养育儿女这件事情上,就会觉得很焦虑,虽然也买了一堆书籍,可是直到现在书的外包装都还没拆过了,一直拖延。这应该算是呆在恐慌区吧。
三.行动上的改变
遇到问题感到痛苦想要逃避,那么就去填写一张短期自律提升表。
关于我的兴趣篮球的问题填写了2张自律提升表:
自律表1.png
自律表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