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如何想到又做到》,乍一看这本书类似好像是鸡汤文的书籍,但是里面的内容,嗯,确实是鸡汤文。
其实书中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到做不到?为什么有刻舟求剑的蒙查查,为什么有守株待兔的白日梦想家?
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先是动物,我们其次才是人,动物是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就是活下去,并没有活得更精彩,这是人类后天社会性的一面。
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个世界另有计划。所有的想都是画圈,只有行动才是圈前面的数字“1”。
养成习惯需要改变性格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我们害怕失败、我们却又负担不起长时间的积累。怎么办呢?
养不成好习惯的人就归咎于自己性格的弱点,这个锅性格不背。
坚持到底真的那么难吗?
书里介绍了七种武器,对抗你的意志力,让坚持到底有辅助工具的保驾护航,不至于小水沟搁浅。
如何想到又做到,就是要彻底弄明白这件事,然后彻底做这件事。
区分三种行为,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用好武器:自动行为、冲动行为、常见行为。
把自己的日常习惯作区分,把武器用在解决这些行为上。
字母模型“SCIENCE”七个字母,组成七种武器:
1.阶梯 (Stepladders):小而又小
找到你的第一块拼图,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李笑来写了一本书,这个话题太大了。
首先要知道我们的技能、我们的圈子、我们的价值观,都在什么位置,然后靠近高价值区移动,重复重复再重复,但是移动第一步都是很艰难的。
心心念着最远的目标,先别管太远太缥缈的东西,走好眼前的每一步。
阶梯是你人生规划、实现梦想的路径图,还记得《小狗钱钱》五年后的自己吗。先找到自己的画布,然后把行动变成拼图,第一块拼图至关重要。
2.社群(Community)社交磁力
人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
让社群老铁成为推动你的力量,剽悍行动营是我很认可的地方。
让自己感同身受,是剽悍行动营最大的特色,“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社群里的老铁确实能够感染大家,也能让我们一起践行,高质量的老铁、高质量的社群,这就是社群磁力。
3.重要性(Important)要事为先
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对我们的选择有重大意义。
我们的时间用在哪儿,关注点就在哪儿,关注点在哪儿,我们的成长方向就再哪儿。
你是要每天刷抖音,还是用100天的时间,提升读写说?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忽视了价值,往加速和便捷上下功夫。
没有轻易得到的技能,也没有轻易得到的高质生活,就像《劝学》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重要的事就是对你有价值、半衰期长的事情——《精进1》。
4.容易度(Easy)极度容易
有什么事是不怕失败的吗?根本不值一提的事,就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一页书算不算读书?写100字算不算写字?
大脑喜欢容易的事,大脑喜欢毫不费力的做到。
给自己定制行动计划,别太难,要有时间限制,要事第一,再用极度容易的形式去做。
这就是组合式武器的威力。
5.神经记忆(Neurohacks)行为在前
先做到,再成为。
第一次当宝妈的人,都是超级英雄。
在行动营我认识很多老铁,都是宝妈、一宝妈、二宝妈、三宝妈,为什么她们这么爱学习?
因为她们是践行者,抚养宝宝是超级难题,可以和费马大定理齐名了。
作为管理者,也是要先行动,后思考,做起来有积累,越想越完整。
成为终身学习者,也需要边奔跑,边思考。
行动才是改变想法的试金石。
6.吸引力(Captivating)致命吸引
把枯燥无聊变成一个游戏,激励自己的实现,完成一个小闭环,打怪升级后的成长,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不了的事,可能需要陪伴,也可能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动机,游戏就天生具备这样的“好玩天赋”。
把奖励放在超出预期的地方。我们不需要改变游戏规则,我们只需要在游戏里增加奖励次数就可以了。
还有什么是你想得到而没有动机的吗?快来给自己一个自我激励的计划吧。
7.铭刻(Engrained)反复铭刻.
习惯可以养成吗?可以的,只要你足够重复。
一旦习惯建立起来,大脑便可以达到平衡状态,以为又回到了初始值。
但是整个时候的你已经做了一个迁移行动。
这时候习惯就成了默认行为。
人们总是会被坏习惯缠身,又不能快速养成好习惯,这都是忽略了大脑这个“磨人的小妖精”。
我给你个建议,提问孵化器:
当你把任何遇到的问题,写下来,然后不断的尝试改变问题。
最后不断反复看问题,有时候你自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再把它们写下来。
好处是,你可以反复铭刻你的问题,然后大脑反复认同。
就对你的行动产生更强烈的动机和刺激。
结束:方法总比问题多,想可能就是问题,做就是方法。愿你有一堆的问题,但是永远有一直践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