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这时看见一个和尚打伞走过,这人说:“大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听罢,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和尚说:“我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没有被雨淋,是因为有伞;而你被雨淋,是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和尚说完便走了,这人很气愤,心想不就被雨淋吗?又不会死人!怕什么,一气之下,就冲到雨中,昂头前进。
谁知道,这时有很多人看到一个人在大雨中,冒雨前行,毫不畏惧,心想一定是这人有急事要回去,于是纷纷有人走上前来,要与他一起在雨下同行。
自助者天助!上帝只帮助那些自救的人。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很多看起来贫苦的乞丐站在街上行乞,他们伸出手,并不会有很多人去帮他们。我们也会看到这种场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推着一辆很重的车,在上坡的时候,反而会有很多人上前帮他。
为什么年老的乞丐在街上行乞,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帮助?为什么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推车上坡的时候,却会有很多人上前帮助?
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帮助乞丐的时候,心里充满的是同情。而在帮助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推车的时候,人们心里充满的,却是对小伙子的尊敬。这之中的差别,多么值得我们品味啊。当我们在埋怨这个社会是如此冷漠,人性是如此淡漠的时候,请想想吧,你是街上站着的乞丐,还是大汗淋漓的推车小伙?
寻求帮助帮助的人反而得不到帮助,无论你多么值得帮助,也无论你的境况是多么值得同情。不渴求帮助的人反而得到帮助,无论你是多么年轻力壮,也无论你拥有多大财富。
人们只愿意帮助自救的奋斗者,鄙视卖弄伤口的乞丐。上帝只帮助那些不放弃自己的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帮助逻辑。
所以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当你感到无助、遇到瓶颈时,请想一想这一逻辑吧。然后问问自己,你是处于乞丐的位置,还是在大汗淋漓的推车?自助者天助,否则谁也帮不了你。无论你多么需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