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为了哥哥,只差一岁的哥哥,或许我的出现就是意外。我被奶奶养,几乎没有回过他们家,也没有去过姥姥家,记得有一次他们带着哥哥去了姥姥家,我很想去,让奶奶想办法送我去。最后好像是邻居带了过去。去了以后,姥姥也没有惊喜,更多的意外我怎么来了。姥姥也是重男轻女,甚至小时候说我长的丑,从小到大几乎没去过他们家,现在想想,为什么那时候这么不争气,非得去他们家呢。没有得到过应有的宠爱。
也可能因为这几天发生了一些事,脑子回忆起的全是那些过分的事情。小时候在胡同里玩,我把哥哥给揍了,哥哥哭着回家了,然后没想到的是,妈妈竟然跑到奶奶来找我,问我为什么打哥哥,声音很大,说话很冲。她做的是发泄情绪,安慰哥哥,而没有问原因,或者讲道理,让我去跟哥哥道歉。这些我都可以接受。我一直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也许是从小没有安全感,所以自己伪装成很强硬。也明白自己脾气不好,但是讲道理我完全可以听进去。
农村生活。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有,这是陋习,我一直觉的长姐如母,孔融让梨都没有错。错的是把这些当作义务和必须,大多数家庭应该都是长姐如母,或者只要是女孩都要为家里哥哥或弟弟服务!甚至通过嫁女儿。要大量彩礼,来给家里弟弟妹妹补贴,在我们这,奶奶看孙子孙女天经地义,但是奶奶看外甥就是不可理喻。儿子娶媳妇。爸妈出钱出力都是应当的,女儿要用钱,都是借。必须还,而且借钱还要经过儿子儿媳的同意。好可怕,很羡慕那些家庭氛围很松松的,家长和孩子相处很友好,像朋友一样的。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的人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我就是后者,唯一感谢的是,在我努力读书时,他们还愿意供读。这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哥哥早早弃学,没有上大学。家里没有另外一个人去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