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说“学习学习再学习”。
大家应该都懂,就是学会学习再去学习,会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学习力。
一味的只知道学习,没用。
学习要有方法,掌握了方法,事半功倍;不会学习,事倍功半。
如何提升学习力?
最近成长社群有一个共读活动,每天阅读一个章节,然后写下自己的笔记和感悟,我觉得挺好,今天的共读章节是《这样读书就够了》第四章,便签学习法。
关于提升学习力,就是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的能力,而想要提升这种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拆书法。
阅读的关键在于笔记,而书中说记笔记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应的学习思路,是不是能在你的大脑里留下印记,方便随时调用。
而任何一种笔记或者方式,都对应了一种学习思路,只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知识记不记得就没那么重要了。
而拆书的原则是:反求诸己
原文列了这样几点:
第一,成人学习的第一公理是“自我导向”,这意味着在学习相关的一切事情上都应“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第二,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有很多是你不需要学习的。考虑清楚,这次阅读是你对书负责,还是让书对你负责。
第三,方法得当的话,阅读和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活动——只要你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用上一点儿,给你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成本。
第四,采用简单易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降低便签法使用的复杂程度,你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阅读和思考上,而不是费尽心思地掌握便签法。
很多教人阅读的方法都听起来很美,但用起来未必有效,因为方法本身太复杂,要求太高,让人望而却步。
这段话我第一次读就很喜欢,再读仍觉得回味无穷。
1、向内求
学习的本质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有不能马上运用的知识,都不属于你,所以说我们学习就是为了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我们成长社群走一期共读营的口号是“争做当代曾国藩”。曾公的一生就是传奇的一生,没有天赋,也不聪明,就是靠日日精进,每日自省,凡事从自身找原因,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跟了很久的客户丢了,怪客户不知好歹,发誓以后再也不拜访了,对自己有用吗?
游戏打输了,就抱怨遇到的都是猪队友,每一个能跟上你的节奏,对自己有用吗?
和妻子吵架了,就后悔当初怎么想的娶了个祖宗,每天生不完的气,越想越气,对你们的关系改善有用吗?
“向内求”就要求我们,遇到问题不要逃避,不要抱怨,运用“转念开关”,从自身找问题。
肯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有哪些地方我可以改进?
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以后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再发生?
多问自己一下“如何”,而不是“为什么”,这样你就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就比如,女朋友和你分手了,不要一直追问“为什么?”,而是问一句“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你得到的就会是不一样的答案。
2、懂取舍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自古就有贪多爵不烂的名言警句,一样的道理,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
生如逆旅单行道,
哪有岁月可回头。
如果把生命比作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沿途风景再精彩,我们也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走,选择了这条,就不能选择另外的。
人生尚且如此,何况是学习知识。几千年前庄子就告诉我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所以,逆熵增者也一直告诉我们,阅读要带着目标去读,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就精读细读反复读。
周岭老师也告诉我们,一本书上只要有一个点能对我们有启发,产生了触动,然后去运用到生活中,那就是超值的。
想明白是你对书负责,还是书对你负责。
想明白是书做你思想的主人,还是你做书思想上的主人。
想明白是让书走进你的世界,给你带来些什么,还是你走进书的世界,获得了什么。
想明白了,就学会了取舍。
3、易上手
学习任何技能,养成任何习惯,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如何度过新手期,决定了我们能不能一直走下去。
比如很多游戏都有一个“新手村”,就是为了保护你,让你快速获得反馈,希望的火不灭。
我们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要设置太难的目标或者太繁琐的步骤,相信我,那样很容易就会放弃。
这就是每天坚持只做一个俯卧撑的微习惯的由来,当过程很容易,就能获得更多正反馈,就更容易坚持下去。
人啊,总是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别人的实力。所以,从一开始,就设置一个简单的,让自己更容易完成,这样就有了更多可能。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不怕慢就怕站。
总结一下,提升学习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向内求,懂取舍,易上手。向内求让我们聚焦自身,懂取舍让我们学会更聚焦,易上手则让我们马上去用,这样就能提升自己,学习力也就是顺带手的事罢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去启发,欢迎你动动发财的小手,帮忙给我点赞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