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绿水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分钱的作业,让我们两两结对,讨论如果有2亿给你们,你们会怎么分?一开始没理解题意,就想着一人一半,后来才知道可以想办法让对方多给你,但我还是只想要一半,我的第一反应是:懒得想办法,能有一个亿我已经知足了,何必去动这个脑筋呢?
特别佩服焕云的智慧和胆识,难道自己真的不想像她那样,把1亿翻成2亿吗?当然想,但是自己的能力有限?还是自己设限?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受到父母金钱观念的影响。在我3年级之前,父母自己做生意,赚得不错,我爸说他当时一个月赚的是普通人一年的工资,每到周末家里总是宾朋满座,寒暑假可更是天天像过节,可后来因为政策的缘故生意没得做了,爸爸却没存下一分钱,家里搬家都没钱装修,后来还是向朋友借的钱。虽说没钱了,但父母也没抱怨,到处找临时工做,生活过得很清苦,但却让我感觉很幸福,我并没有因为家里穷而感到自卑。父母给我的金钱观念是:钱不在于多,够花就行,没钱一样可以过幸福的日子。所以自己对金钱一直没有太多的欲望。相反,我老公却一个一头栽进钱眼里的主,整天就想着怎么钱生钱,把自己搞得很累,赚了钱又不会花在自己身上,最多买些衣服,都把钱用在面子工程上,怕别人瞧不起。以前我不懂,还常常劝他别把自己搞那么累,我又不是贪你的财,就是没钱我们也可以过幸福的日子。但他一直很反感我的这种想法,他觉得这样的想法会让人颓废,没出息。现在我不会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了,我学会了尊重他,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
早上听了绿水的语音分享后,发现自己就是案例里那个人,因为我如果拿到了1亿也会像他那样,把钱花在旅游、享受上,难怪自己一直不吸引金钱,原来是自己的起心动念出了问题,我把赚来的钱当成自己的了,只怪自己的学识太少,觉悟太低。我一直认为自己有钱没钱只跟自己的生活质量有关,现在明白了是自己的心不够“大”,格局不够大。虽然自己现在没挣钱,但以后我要先在花钱的时候去改变我的起心动念,相信有一天我也能把这流动的能量转起来,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