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第二十一天 世界读书日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朋友圈里都在发关于读书的话题,对我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既然是读书日,就来了解一下读书日的由来吧。
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这个美丽的传说把书比喻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一点都不夸张,我在近几年的读书体验中深深地验证了这个说法——书给我胆识和力量,并把我从困境中救出,因此,阅读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走进书籍的海洋,我感觉那是冥冥之中的引导。
2016年的元宵节(农历正月十六),天空阴暗且下着蒙蒙细雨,让人感觉彻骨的冷。我想,那是我人生最绝望最悲伤的时刻,我站在郑州某栋楼的窗前往外看着,心想:这大概就是跳楼人跳楼前那一刻的绝望心情吧,我深深地体验到了,但我不会跳楼,因为我有信仰。我转过身,捧起古兰经,一股暖流流进我冰冷的心里,一个念头浮现出来:这里有希望。
2017年的元宵节,好友张淑云老师来找我玩,我们谈起了孩子,谈起了孩子的叛逆,谈起了家庭教育。我突然想起一本书来——《发现母亲》。我说,家长们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这本书太令人震撼了!它破译了人才成长的秘密,它揭露了教育的本质,它告诉千千万万个家长,教育的主动权在家长手里……我不知道我都说了哪些话,让张老师产生了渴望阅读《发现母亲》的愿意,并建议我们组建一个读书群。那天,我们谈得很兴奋,很热烈,我看到坐在暖阳中的她,脸蛋白里透红,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漂亮极了!
从此,我走进了书籍的海洋,一发不可收拾。
在如饥似渴阅读中,我破解了一个又一个人生难题,我跨过了一道又一道命运的坎坷,书籍给我方向,给我力量,给我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阅读使我蜕变,阅读让我成长。此时的阅读,不再是人生的装饰,不再是闲情逸致的消遣。阅读,成了我人生的避难所,成了相伴我左右的贵人。
读不完的书,说不完的读书情。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物质世界里,就用亿万富豪周文强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你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前人都遇到过,并且成功地解决了那些问题,并把它们写进了书里。去阅读吧!你会找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2022.4.23世界读书日
斋月二十二天 让我们表达
“让我们表达”是石彥伟老师在他的著作《泰斯比哈》上为读者写的签名赠言,不知道他写了多少个“让我们表达”!这句话写在书上,也刻在了我的心里。
认识石老师之前,我不认为我不会表达,相反,很多人说我“能说会道”,我也自认为自己“伶牙俐齿”。汉语表达方面从小到大在我周围的人群中感觉没有谁能“辩论”过我,学阿语时常被老师夸“发音标准”。直到我进入宗融艺文馆读者群,我的自信一下子被击碎了。面对“语言高手”们,我彻底成了结结巴巴的“哑巴”。我曾用一首打油诗记录了我当时的感受:
我像个哑巴
哇哇哇地说话
还自称是演讲家
让人笑掉了大牙
当我忧愁悲伤
当我心花怒放
当我愤愤不平
当我感激涕零
满腹滚烫的话
只会在口中哇哇哇
急得双眼含泪
急得拍打双腿
走过半生
忽然惊醒
不会说话
不会表达
2020.3.26
在艺文馆里,我不但不会写作,连起码的留言都不会写。但又很着急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不得不把留言先打草稿,表达不准的词语去查找百度,我的心情就像小学生交作业那样小心翼翼。即便这样,留言也常常不被通过。偶尔通过一次,看到平台回复“您的留言被精选”会开心好几天。
由于编辑们的鼓励,慢慢地,我会写一些小短文了。今年斋月,开始写日记,通过日记,时时产生灵感,常常发掘到自己隐藏得很深的想要表达的东西。
当我看到某某平台被封了,某某文章被删了的时候,就感到非常痛心和悲哀,我就会想起石老师说过我多次的话:“不要使用敏感(宗教)词语。”然后,我就特别注意。在简书练笔,写了近二十万字,很少被封过。我深知:再好的理论,再真的真理,没有表达的机会,你就输了!
学会表达,是我在宗融艺文馆最大的收获。
20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