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眩晕/前庭疾病分类及诊断要点
杨 旭
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眩晕/前庭疾病涉及多学科知识,长期以来,该临床诊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临床医生。目前,临床诊断颇为突出的问题是:(1)定位诊断问题:部分患者定位诊断难。包括,(a)急性发作期患者:前庭评价配合问题;(b)非发作期的患者:体征缺如问题,需要进行诱发发作评价;(c)孤立性眩晕/头晕/不稳患者;(d)多重发病背景交互的患者:尤其神经科的老年患者。(2)机制/病因学诊断问题:很多还是缺乏足够证据,常常需要进一步进行随访诊断。涉及主要因素,包括,(a)病史采集:偏倚问题;(b)复发性眩晕:随诊不足问题;(c)现有探讨手段不足问题:如UVL(炎症、免疫及血管机制?)/ 突聋伴眩晕(血管、炎症机制?)** (3)前庭评价手段问题:外周前庭直接评价手段虽多但不足;中枢特异评价手段少;与临床症状相关的中枢代偿及失代偿的临床评价关注甚少。诊断的要点和技巧:(1)首先寻找前庭系统结构/功能受损的证据:首先甄别前庭系统是否存在结构性受损,还是精神/功能性受损,很重要;(2)临床诊断流程及诊断鉴别诊断相关要点:熟练运用病史+查体+辅助检查+随诊诊断策略进行临床诊断信息的获取,同时,进一步进行临床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及机制推测,是诊断的主旋律。(a)定位诊断:为诊断的首要问题。注意,结合查体、辅助检查(主要前庭评价)进行定位诊断。(b)定性诊断(病因诊断):注意,结合病史、辅助检查(主要为影像学、化验等指标)和随诊诊断,寻找真正的病因。(3)质控/随诊很重要:准确及多维度的前庭评价质控和随诊诊断策略,是眩晕/前庭疾病诊断的核心技术,有助于精准地定位、定性诊断。(4)学习/研究很重要:**不断学习、强化临床研究,有助于探索很多未知问题。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