蜄 - 拼音shèn
释义:古同“蜃”,大蛤蜊。
娠(shēn)
娠(shēn),汉语汉字,部首是女,总笔画为10笔,部外笔画为7笔,其本义为怀孕、怀胎。
说文解字注:
从女。辰声。失人切。十三部。春秋传曰。后緍方娠。哀元年左传曰。后緍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方娠者,方身动去产不远也。其字亦叚震为之。昭元年左传邑姜方震大叔是也。若生民载震载肃。传曰。震,动也。笺云。遂有身。则以妊解之。一曰官婢女隷谓之娠。方言曰。燕齐之闲养马者谓之娠。官婢女廝谓之娠。郭注。娠音振。女廝,妇人给使者。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字部】娠
《广韵》失人切《集韵》《韵会》《正韵》升人切,音申。《说文》女妊身动也。《左传·哀元年》后缗方娠。
又《集韵》之刃切,音震。义同。通作身。
又《正韵》之人切,音眞。《扬子·方言》燕齐之闲,养马者及官婢女厮通谓之娠,亦曰侲。
侲 - 拼音读zhèn 时
2.1.〔侲子〕古代在迷信活动中用以驱疫逐鬼的儿童。
2.2 侲 读zhēn 时
意为:.养马人。
蜃
蜃 - 拼音shèn
释义
1.大蛤蜊
2.海市蜃楼。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古人误认为是大蜃吐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