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在蛋糕房的悠闲区,看着微信读书。无意间听到不远处的两位姐姐谈话:前段时间评选市县优秀班主任,有人就在议论,那谁谁都没有连续当够几年班主任,也不知道是怎么评上的。是因为人家有脾气吗?还是人家有关系?莫非领导就喜欢这样能言善辩的讨好型人格的老师?像我俩这样,只会傻傻的干,何时也熬不出头。哎~还是彼此说说话,解解闷来的实在。不公平的多了,也就觉得没啥不公平的了。
无意听了她们的聊天,心里也觉得有些愤愤不平,公平何在?后来想想,也就想明白了。
第一年我参加招教考试,最后通知去上班的地方,竟然是在一个被山包围的镇上。不知道有多少公里,只知道坐车得一个多小时,车上的人总会说:马上就进山了。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带的我,还觉得蛮稀奇的。山里多好呀,空气好,远离喧闹,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静静的来疗心灵的创伤,最好不过了。到了镇上的学校,才知道多半被分来的老师,都是外地的或是就是家就是山里的。其实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有一个着落的地方就很喜欢,更何况与大山如此接近呢!
可学校里的老师们都觉得,我们肯定呆不长,毕竟是外地的,只是来体验生活罢了。要是工作能分配在县里,可能还会遇到好人家,嫁到当地,这山里,就算有好人家,也不能选择呆一辈子呀!
当时的自己,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看着一起考试的考友们,有的要么分到县里面的三实小,要么就是分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那时的我,没有想到有什么不公平,反而觉得山里更美。如果我用一种不公平的视角来看待当年的第一份工作,我想我应该过的很憋屈。
而我没有,远离家乡几百公里,进山工作,一呆就是半年,在工作的那两年里,我没有请过半天的假,只因为心怀向往,才觉得自己可甜。
当周六周日,学生都放假了,老师们也都各自回各自的家了,空空的校园,就剩我一个人时,我其实是挺害怕的,我会在天黑之前,把该买的东西买回来,回到屋里赶紧把门反锁,只待在属于我一个人的小屋,看书,做题,或是跟家人打一通电话,总之,面对生活,我从容不破,面对工作,我尽心尽力。会想那时的自己,觉着日子还是蛮惬意的。
世间的纷扰很多,看淡了,也就那么回事。
在山里的那两年,我收获的是自己的情愿,可抵岁月漫长。别人的纷扰,扰乱不了自己的那颗情愿的心。
现在要是遇到一些事情,我总会想起我在山里经历的那两年,别人都觉得苦,唯独自己觉得甜,只要自己愿意,在哪里都觉得幸福。
凡事,看开了,事就变小了。
一切,看淡了,心就舒坦了。
万物,看清了,美就存在了。
仅以此文献给现在的自己。回忆过去的苦,方觉今日的甜。更何况,那时的苦,自己也没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