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号百日打卡第二期004
今天无意中听到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几句话:“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可能因为年过四十的原因,现在听起来,似乎比以前看书的时候更有感触,不禁让我想起了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教育孩子的,说的是有个聪明的孩子叫汤姆,一天帮妈妈做完家务后,给妈妈写了一张帐单:“帮妈妈到超市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帮妈妈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汤姆写完后,把字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觉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了这张字条后,只是宽容的笑了笑,随即在纸条上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的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帐单:“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记录着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向懂事,更显示了妈妈这种“无言”之教高明,它契合了老子“无为”而为的境界,远比呵斥、指责、讽刺甚至挖苦,效果要好太多!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唐朝时期的汾阳王郭子仪。郭子仪一生传奇,被称中华千古第一奇人,后世赞曰:“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唐代宗曾三次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都遭到郭子仪拒绝,要知道尚书令一职在唐朝很特别,是最高职位的宰相。因为李世民曾任此职,此后该职长期不授,有职无人的状况,已成惯例。唐代宗登基伊始,为了提高太子李适的政治地位,才将尚书令授予李适,可以说,尚书令是皇室的禁脔。
郭子仪本就是朝廷重臣,而且平定了安史之乱,两次挫败吐蕃入侵,“忠武”之名,当之无愧,可以说没有他,大唐也许真就亡了。就是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大功臣,儿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与皇帝做了亲家。婚后小两口虽幸福美满,但驸马却无所事事,为此常闷闷不乐,借酒消闷。一次,郭暖喝的酩酊大醉,回到家后,与公主二人吵得面红耳赤,郭暖一气之下扇了公主一个耳光,并说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我爹是不愿意当皇帝,他要是愿意,皇帝哪里还轮得到你爹”。升平公主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跑到了皇宫向唐代宗去告状。
岂料代宗得知缘由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劝女儿道:“郭暖说的不错,他老爹要想当皇帝,天下哪里还能轮到我们老李家来坐,小两口拌拌嘴没什么,赶紧回去吧!”郭子仪得知后大为震怒,亲自绑了儿子郭暧绑,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则一笑了之,但郭子仪还是把儿子杖刑十下。升平公主得知郭暧被杖刑,第二天就回了公主府看望郭暧。小两口于是合好了。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人臣,几乎没有好下场,但郭子仪的一生堪称完美。记得有一个笑话,大意说的是阎王爷问一个即将转世投胎的人说,你想转世投胎成什么样的人?这位老兄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想成为郭子仪那样的人。阎王爷听后就说,大哥,你过来当阎王吧,有这么好的人生,你让我出去投胎享受吧。郭子仪的所有福气,也许都藏在他的厚道里,“功成而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