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几米本人的照片,只见过他的几幅漫画。觉得一个曾经在生命边缘驻留过的人,即便不会游泳,也不再害怕溺水。所以,尽管没有专业的经历,他依然大胆地用最简单的线条来作画,用最浅白的文字来写诗,于是,透过钢筋水泥的丛林,他捕捉到了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
这幅漫画叫《魔幻花墙》,几米给画的题诗是这样的:
种一棵开满紫色小花的树,
把看风景的红色小窗包起来。
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
银灰色的小兔,白色的墙,
任何人站在这扇窗户里,都会变得美丽。
这样的图意,诗人会怎么表达呢?如果按卞之琳的说法,可能会是“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呵,这美,令人浮想联翩。
可几米却在卡通般的絮絮铺陈中,同样让美丽跃然纸面。你不能不承认他也是一个诗人,尽管稚拙的笔调,浅显的文字让人觉得似乎出自一个孩童之手,但谁说孩子不是天生的诗人呢!
眼前的这幅画,让我莫名地想起爱·摩·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只是一念之间,只是因为这个契合画意的名字。福斯特的作品原本好看,拍成电影也十分经典。女主人公的稚气、可爱,男主人公的羞涩、纯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婚姻讲究速配的而今,在“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短视爱情宣言中,这样一场欲言又止,若即若离的恋爱,让人体悟到爱如赏景,需放慢脚步才能揽得风景入怀。影片中佛罗伦萨始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拜占庭式建筑和英国乡村风光同样让人着迷,或许不仅仅是风景本身,而是萦绕期间的典雅、端庄、大落、安闲的“内质”。在不少英国影片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内质”,“角斗士”、“指环王”……这也许就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无非是个隐喻。现在想来,这名字不仅和几米的漫画图意巧合,它们的“内质”竟也有些类似。其实,如果没有看风景的情致,即便拥有了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又怎样?所以,这房间恐怕只在人心里,心有多大,这房间里看到的风景就有多远,心有多坦适,这风景就有多悠然。这样,不自觉的,自己也成了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
(200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