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 (p34-p52)
文本的教学解读及其要领
一、语言教师文本解读时的“绿眼镜”
语言教师文本解读的问题,是长时期的,大范围的,集团性的。
作品中有的内容,他看不到;作品中没有的内容,他够无限地延伸。
语文老师,首先要作为一个读者,平心静气,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篇课文。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要用自己的心去抚摸它。
语文老师备课的时候好像会戴上一副“绿眼镜”,看所有东西都是绿的。
◎◎培根的《论美》是断想式的,不能按照严格的逻辑推导来读。
◎◎《纪念白求恩》是悼词,是用白求恩的精神来教育全党。这和议论文完全不是一个体式。
◎◎季羡林的《成功》,是一篇励志的文章,是和读者分享对成功的一些观念的。
为什么教师常常读得不那么对,在教学中教得不那么对?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过早地进入了不应该教师这个角色。
二、文本教学解读的身份:作为读者
战略的—特定的阅读取向
如何阅读
战术的—具体的阅读方法
要基于常态的阅读,就是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教学要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
“要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更准确的说法是,把这类小说当这类小说教,把这篇诗歌当这篇诗歌教,把这位作家的散文当这位作家的散文教。
教师的文本解读就是把握这类作品、这篇作品、这位作家作品的特质,而不是拿着一套模式观照每篇课文,用每篇课文去印证一套模式。
◎◎语文知识的除旧纳新,语文教学与相关领域的沟通势在必行。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小说、诗歌、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对小说、诗歌、散文的已有认识,以此实现专业发展。
阅读教学内容的改善要基于文本解读,而文本解读最主要的一点是自己用心去读。
要使教学内容对头,必须有合适的文本解读,而合适的文本解读必须站在常态的阅读状态下。
三、文本解读的身份:作为研究者
语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阅读一篇课文,要分析我为什么感动,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在哪里,必须理解、感受的地方在哪里。
◎◎要点评议
读者,是凭借自我的阅读经验进行阅读。研究者,则需要借助理性反思来把握文本的关键处,即备课时思考该有什么地方,该看出什么,才能获得这样的理解和感受。
王愿坚《七根火柴》的例子。
作为研究者,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关键在于理性地分析。建议依据文本体式,从文本体式入物,回答这种体式的作品最要紧是什么。
四、文本教学解读的身份:作为语文教师
第一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这主要是针对优秀的经典作品。
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经典作品、伟大作品的敬畏精神。因为优秀作品、伟大作品,传递的人类的经验是学生没有的。
“喜欢”一词,这里不是指兴趣爱好,而是指“尊重”。
第二句话,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第三句话,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读不好,指的是不能够体验,不能够欣赏。
五、语文教师文本解读:备课备两头
◎◎要点评议
“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
“备教材”,是要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是什么类型的文本,哪个作家的作品,这一文本的特质是什么,更要准确把握文本的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备学生”,是要语文教师明确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在哪里,即不喜欢、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
学生的理解、感受出了问题,一定是教师该教的地方没教好,不需要教的地方乱教。
◎◎《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可以复述,但他不理解,他不能体验人家传递的经历。
语文教学内容的改善要建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首先,作为读者进行常态阅读,尊重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其次,作为研究者,分析文本的关键点;最后,作为语文教师,明确了解学生阅读的困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