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的意思是,在攸关利益驱动面前,人人都会成为孟贲、专诸那样的英雄。显然,这是一个有关揭示人之本性的严肃话题。孟贲、专诸何许人也?传说孟贲是战国时的著名勇士;而专诸之勇则更加不得了,他就是刺杀吴王僚的战国“四大刺客”之一。题目“利之所在,皆为贲诸”这是韩非的观点;就是说,韩非就非常固执也非常肯定地认为,在利益驱动面前,人人都会勇猛无比的!
《说林下》里有一段这样的原文曰:“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核,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韩非这段故事里提了几个动物,或者说是拿几个动物来说事。第一个动物是一种名叫“翢翢”的鸟。韩非说这种鸟因为头大尾秃,所以如果要去河边饮水,则一定就会栽到河里;怎么办呢?有招,就是这鸟每次河边喝水的时候,都需要有另外一只鸟衔着它的羽毛它才能饮水。从这种鸟喝水这件事上,韩非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人们一旦有了某种欲望,但如果主客观条件尚不成熟的话,则要实现这种欲望,人们是一定会寻求帮手的。接着韩非又列举了两个动物,分别是黄鳝和蛇。韩非说黄膳像蛇,蚕像毛虫;人们看见蛇就会惊恐害怕,看见毛虫就会汗毛竖起。尽管这两种小动物很可怕,但现实生活中,渔夫们仍然还在捕捉着黄鳝,妇女们也仍然在大批大批地养着桑蚕。什么原因呢?驱动力为何?韩非对此的总结为:利之所在,皆为贲诸!
追逐名利乃人之本性,为此,司马迁还曾特意地将人类的这一本性写进了他的《史记·货值列传》之中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