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善于总结历史,并且总结出历史中没有必定的失败也没有必定的成功,人唯一能够左右的就是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很多历史上的悲剧都是因为自己性格缺陷或和缺乏主见等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更多的原因在与自己而非环境与周围的人。所以了解历史并非是为了最求本源,而是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和社会以及社会上的人,从而更好的与之相处。
汉景帝刘启在执政的时候,因为各藩镇势力的挚肘,影响到了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所以一直对于藩镇割据的局面如梗在喉。朝中并不缺乏揣摩上意的忠臣,晁错算是众多朝臣中比较直率的,所以在朝堂上建议景帝削藩。景帝听从大臣晁错的建议削藩,后来藩王就以诛奸臣清君侧为由举杆造反。这时候就有朝臣以杀掉晁错息事宁人为由,平息藩王的不满,于是汉景帝听从了建议杀掉晁错,但是藩王并没有因此而罢兵。
明初朱允鶠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削藩,结果燕王朱棣谋反,朱允鶠没有听从建议杀掉齐泰、黄子澄,结果最后朱棣还是占领了南京,朱允鶠不知所踪,两位大臣也被朱棣处死。最后是康熙削藩,同样康熙皇帝知道吴三桂削藩不削藩都要谋反,结果听从米思瀚、明珠等人的建议削藩,同样在战事胶着的时候索额图建议杀掉建议削藩的人,康熙同样没有听从历时八年最终平藩成功。
事情没有做好,并不能够责怪主事的人,因为成功与不成功没有绝对的,如果一个人在事情没有做好的情况下总之责怪别人,而不找自己的问题,那这个人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所以总结出“大抵事败而咎于某主者,庸人之恒情也”。
面对日渐衰落的帝国,曾国藩不免一番怅然,而想到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很少,心情非常沉重。而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尽心尽力为朝廷培养一批人才,为朝廷争取更多的时间。为此他曾写信给胡林翼说,多网罗人才培养人才发掘人才,人才才是兴国之本,而事实证明曾国藩确实为大清帝国争取了几十年的国运。
曾国藩经常讲做人要有倔强的精神,不能困难临头就心生退意,在曾国藩初次征缴太平军的时候,当时安徽几乎已经沦陷。沦陷区的百姓很多都要往外地,留下空室,有人劝曾国藩不要驻扎在祁门,将大营往后撤。曾国藩说如果说我一来就后撤,那以后我如何带兵?遂将佩戴悬于帐前,并写下遗嘱,死守二十多天与鲍超部合力击退太平军。
凡是看长远,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不顾全大局,在解祁门之围后,曾国藩反思之前失败的教训,他发现多次溃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士兵缺乏勇气一击即破。对此他立下募兵的规则,对于那些溃败下来的士兵以后再也不用,留下骁勇善战的。
曾国藩为人刚直,不仅对于自己的问题毫不避讳坦然接受,并且勇于改变。同时对于皇帝的问题也是直言不讳,曾谏言咸丰皇帝直指皇帝的各种问题,并对当时朝堂风气大加批判,惹的皇帝世界把他的奏疏扔掉,最后还是大臣祁携藻的劝说下皇帝才息下怒火,并且在最后褒奖了曾国藩。同事这也为曾国藩日后的政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皇帝非常信任这种忠君之人。
做人忌轻薄,也就是做人不要非黑即白,因为大多数的人和事不是简单二元论就能够解释的,当然有些人不这么认为,所以这些人大多都过的艰难困苦,总感觉整个社会都对他不好。其实呢只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曾国藩其人并非一味的较死理,在他处理诬告李金鹘通敌的案件可以看出。李金鹘年纪不过三十就成为了曾国藩手下的一员悍将,所向披靡。但为人跋扈,脾气暴躁,在军中得罪了不少人。有一次与太平军作战中失败被俘,于是被人诬陷通敌,导致军中都在传言其通敌的事情。曾国藩二话不说首先把传播谣言的人斩杀,后把李金鹘也处斩了(并非真斩)。可见曾国藩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他知道李金鹘并没有通敌,但是他知道不杀李金鹘军心不稳,为了大局处死了李金鹘,与造谣之人如此稳定军心。
做人懂得为大局而变通,是我从曾国藩身上学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处事原则。我们读书不是让自己变的更方正而是让自己变的更为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