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之[奖掖后进]107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白话】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很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修饰整洁来找我,我就嘉许他整洁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的作为。”

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孔子这是在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自己度量的培养。                                                  ——南怀瑾

本章主要讲的是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非常难以沟通,而且社会风气不太好。但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童子,学生们就觉得很困惑。

孔子则认为,少年修饰整洁来找他,也是非常礼貌的一种表现,也是尊重老师的。而我们做教育的是赞成别人上进,不希望别人退步的。我们又何必如此苛刻呢?至于他以往是怎样的人,我们是可以忽略的,只赞成他现在求教的态度就好了。

从本篇对话来看,孔子虽然有自己的原则,但他会变通,会根据情况来做调整,让事情变得更好。

作为教育者来说,有人虚心求教,我们就要耐心教导。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一个人的过往并不能代表他的一生,因为每个人的德行是需要不断试错修炼的。这时候,如果碰到了良师,他就很快能走上正轨了。这样对他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正所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老顽固”,其实就是不懂得变通的人,一旦认定的死理,九头牛也拉不回,常常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存在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如果一个人只讲规矩,不问世事,不讲人情,那样只会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糕。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有问题,是不是需要调整与改进了。

比如:法律是非常公正与严谨的,可法律之外不外乎人情,也会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来判决,而不是一锤定生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
    心悦良言阅读 4,436评论 0 8
  • 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
    弘丹阅读 4,722评论 1 4
  • (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
    孙晨婕阅读 3,465评论 0 0
  • 《述而篇二十八》 互乡难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
    史景叶阅读 3,529评论 0 1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论语·述而篇》第28章,先恭诵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xiàn),门人惑。子曰:“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