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的蔡谟渡江南下,看到彭蜞(外形似蟹的甲壳类动物,但不能食用),非常高兴地说:“蟹有八只脚,加上两只螯。”叫人把它煮熟,吃了以后上吐下泻,精神萎靡不振,这才知道吃的不是螃蟹。后来向谢尚说起这件事,谢尚说:“你读《尔雅》没读熟,几乎被《劝学》害死”。
原来,蔡谟是蔡邕的从曾孙,蔡邕曾作《劝学章》,“蟹有八足,加以二螯”是其中的句子,蔡谟熟读并“学以致用”,但不知彭蜞和蟹形似而不同。生搬硬套出现了差错,后果很严重。
看到这个故事,一下想起很多年前看的一个古装电视剧里的一段情节。一个书生走路遇到一条小水沟,为怎样过去犯了难,于是从怀中掏出书查阅,“一条腿先过为跃,两条腿一起为跳”,于是欣然而行,嘴里念念有词,但当抬腿过河时慌了神,又想跳又想跃,结果栽倒在沟里。
不求甚解的结果是似懂非懂,容易犯错误的多是这种情况,假明白实不如真糊涂。故事引人一笑的同时,也使人思考。凡事学就要真学会,弄就要真弄懂。
再有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坚持的原则。犯错的实质就是实践中行不通了,避免犯错就要遵循规律、尊重客观。很多人理论知道很多,但往往不注重实践,时日久了,慢慢就就会沉浸在自己固有的认识中,一味坚持所谓的真理,直到被事实无情地教训。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