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一个有趣的人

        我所从事的职业几乎不需要采访别人,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翻遍脑海里,终于想起了我大一的时候的一段经历。当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我们学校新闻学院一个教授的“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新生研讨课,十一期间来到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做一系列采访。我所分配到的是一个鸵鸟养殖基地。

        当时带我们去基地的是一个可爱的大叔,他也是那个鸵鸟养殖基地的员工。他很幽默,是一个典型的内蒙古高大汉子,笑得时候很爽朗,开怀的样子让你的心情也不觉变好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和我说,内蒙古地广人稀,在路上开车,甚至可以稍微闭会儿眼睛,这一路上根本没有人。

        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很多养殖鸵鸟的知识。鸵鸟身上的任何东西几乎都是可以卖钱的,毛、皮、肉、蛋都可以加工后出售。尤其是鸵鸟皮,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皮革之一。鸵鸟皮轻柔、美观、耐用,拉力比牛皮高五倍,价格比锷鱼皮还要高。他们夫妇俩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养鸵鸟的,一开始懂得也不多,用大叔的说法是,“就当大号的‘鸡’养,只不过这个‘鸡’个头大,跑得快,哈哈”后来,在技术指导员的帮助下,他们的鸵鸟养殖基地慢慢成熟了。鸵鸟养殖也很辛苦,大叔介绍说,基本上每只鸵鸟一天要吃半桶麦草,而且有些鸵鸟会比较“顽皮”,天生带有大草原奔放的性格,喂养它们的时候要小心别被它们踢倒或者啄到了。

        采访大叔的细节还有很多,可惜我没有找到当时记录的本子,而且电子版的也随着电脑的更换而丢失了。但是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是能回想起在人烟稀少的草原里生活着一对有着爽朗笑容的夫妻。祝福他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