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总是把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归结到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头上。比如安史之乱就是如此。或是李林甫、杨国忠弄权,或是唐玄宗昏庸杨玉环媚君,或是安禄山狂悖贪婪。这些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都只是属于表面原因,而没有看到深层次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经济,是土地制度的崩溃。
北魏冯太后实行土地国有化,把荒废的 土地收归国有,分配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国家再从他们身上征收一部分税,使之成为国家的纳税人。这就是隋唐“均田制”的起源。
加上后来实行的“三长制”“府兵制”,三制,成为隋唐强盛的密码。
唐朝一开始,土地国有化制度还是能够有效实施的,国家有固定的纳税人,农民立了军功就奖励土地。但是国家土地制度规定,个人100亩的土地中,可以传给后代的只有20亩,剩余的80亩死后要还给国家。人性的私欲让农民开始玩藏匿土地的游戏,使自己变成黑户,不用再交跟土地相符合的租税。或者逃亡他乡,私买一块土地耕种,这样就不用交税,再加上皇室、贵族、官僚搞土地兼并,有一天国家突然发现,手里的土地不够用了。农民上了战场立功后没有土地可以奖赏了,国家能够征到的税收也少了。没有土地奖赏,连稳定的兵员也不足了。
唐朝为了维持庞大的边防军,需要大量的财力。传统的府兵制不能实行了,只好改为募兵制。募兵制需要国家出钱供养士兵。国家没钱怎么办呢?唐玄宗想了个办法,给节度使征税的权限,又把监察权也下放给地方节度使。这样,地方节度使就变成了土皇帝。导致安禄山坐大。
李林甫在位,安禄山还忌惮这个手腕高超的宰相,等杨国忠上位,安禄山再无顾虑,便造反了。安史之乱爆发。所以,还是土地制度出了问题。
(以上是概括温伯陵《安史之乱:大唐盛世的一颗毒瘤》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