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在这个年龄去怀念童年,未免有些早了,可怀念冲动来了,你又不能将它赶回去,拈起笔来非写它个几行酸字,这奔涌乱跳的心儿方能静水一般。
说起童年,令我最庆幸的是我生在了农村,那个不大不小却永暖人心的地方。每天都能呼吸清晰的空气,听清脆的鸟鸣,看万家的烟火;时常领着三五玩伴无拘无束地疯跑,从村头跑到村尾,从白日跑到黑夜,从乡间小路跑到农家菜园,出发时自是明媚活泼,斗志昂扬,归来后显已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可玩得开心,睡得呢踏实,为了攒够明天的精力,绝没有熬夜的道理,因为新一天的帷幕早已在梦里悄然地拉开了。
至于玩什么,倒一时难以说得清,可用记忆描摹个大概尚不是难事。有时窜到花丛中,只等有人来寻,即便蚊虫叮咬,也不敢左右晃动;有时爬到树上去,靠着树枝,蒙着树叶,一觉睡到太阳落下;又时又下到水里头,捉虾逮鱼,为图一盆鲜味,可多是无功而返,回家还要挨鞭子的一顿犒赏;有时择深夜出动,择深林而入,拿着弹弓拎着麻袋,去打斑鸠,深林多是坟墓之地,入林则要先拜上一拜,说什么多有冒犯,还请赎罪之类的话。又有时背个破篮子去采野花,将采来的野花野草先堆积在一个秘密点,然后用小石块搭灶台,用碎玻璃细木棍儿当碗筷,拿起石头将野菜砸个稀碎,在河边用瓶盖儿装满水,三五紧挨在一起,说是吃大餐,可倒没一个敢真吃的。那时候蛋糕薯条是稀罕玩意,我们只能端起野菜,在脑子里幻想它的样子,然后装模作样地大口大口吃起来,有的则入戏太深,口水竟哗哗地直流下来。
要说到吃,那时候最爱吃得是饺子,最讨厌吃得是面条,而今一碗奶奶辈做的手擀面倒真是稀罕了,水饺呢超市里便已是琳琅满目。那时候我吃饭就喜欢端个碗去邻居家串串,巧了能挨到几块红烧肉和饺子,回家后固然被训斥一番,但打的人和被打的人心里都是美滋滋的。那时候我家有一头骡子叫泥巴,我爷爷时常赶着它去集市上换大米,我若星期了,准也会跟着去,因为每次回来爷爷都会在街口停下给我包个烧饼,巧了还能挨到一大串冰糖葫芦。待庄稼欲要成熟之时,我和几个小鬼则个个揣着偷来的织毛衣用的毛线针,将毛线针一头插在木棍上,一头则插进透嫩的玉米里,于是挨着河边生起火来烤玉米,若是那浓烟滚滚,惹来了庄稼人,则立刻就河边取水将火扑灭,然后不忘踩上几脚,然后便撒腿就跑。一边跑着还一边笑着,另一边呼喊着,跑累了则就地休息,蓝天下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花一样得躺在一起,闭上双眼,静静享受着那温润的阳光。
若说那时候上学,两人凑钱买的课桌,你一半我一半不可越了界线,若是两人闹了脾气,非拿出粉笔画出个理来。上课时教室里书声琅琅,时有彩蝶在头顶飞舞,偶闻黄莺在枝头细语。三尺讲堂,一把戒尺,说尽世间百态;半支粉笔,一双老手,写正方方大字,我们摇头晃脑的听着,先生孜孜不倦地讲着,然总有几个座位,书在人不在,从窗外放眼望去,他们正和一群水鸭子在水里头来回着扑通呢。那时候似乎每个人都要特意准备一个好看的花本子,将近来的流行歌曲比写课堂作业还要认真地抄在本子上,还要贴上一些五颜六色的贴纸,撒上荧光粉,虽说唱不上几句,却被翻个稀碎,奉为珍宝。我最记忆犹新的还是每周五的大扫除,每个同学都要从家带来扫帚,口袋,铁铲之类,然后聚拥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干起活来,手上磨出茧来不觉得疼痛,脚底磨出泡来也只当忍耐,腰酸腿疼时且放下手中的家伙伸伸懒腰望向远天通红的落日,乘上一阵凉风,便又是精神气爽,干劲儿十足。
童年的往事太多太多,三言两语恕难概全,这首古老而朴实的歌谣也只能在心中留恋回味罢了。而今放眼现在,童年这二字也有了全新的定义,孩子们多了一丝聪慧,少了一些朴实,多了一丝理智,少了一点直率,多了一丝傲慢,少了一份天真,多了一丝沉静,少了一腔狂热,多了一个遥远的梦想,少了一段美丽的回忆。多与少,不必辩论,也无需较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颜色,鲜艳夺目的水彩可以使人亢奋,清晰淡雅的水墨亦能陶醉身心,握笔方式虽不同,技法却相当,价值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