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近二十四载,却从来没有好好的总结过自己,趁最近有这个想法,就对自己的这近三分之一的人生做一个简单的反思与记录吧。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和以前的好与坏都做个终结,然后在以后的众多年岁里,步步成长,节节攀升。
人生应该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慢慢的成长为自己所期意的样子,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些事情,不断反思总结汲取经验,在时间的打磨下,让事业和为人处事上都有一个飞跃。
世事无常,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更不会知道你的一时的努力是否会被别人发现,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呢。当你这样想的时候,我觉得这就错了,因为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事实,我们的努力与勤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坚定自己的初心,比别人多付出,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吃亏,而是获得,那你可能会问我,获得了什么?我可以给你说,是经验的积累,是品质与心态的历练,是自己养成习惯的一个高效途径。我们所做所为都是为了自己,付出也一样。一时的付出也许不会被发现,但是当你一直付出,把它当成一种常态,你觉得还不会被发现光点吗?别抱怨,在心底催眠自己,这样,你会发现付出后会收获很多。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账本,不说不代表不清楚。就像是我好好给你说话,并不是代表我好说话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当砝码承载不住重量时,就会向一侧翘起。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度”。
只要我们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管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还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凸显出自己的亮点。
对于“成熟”二字我多次思考,从懂事起,就开始想搞懂他,并努力的想向他靠近,并想以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可是每每好像都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十多岁的理解和二十多岁的理解好像都不尽相同。好像是一直在成长,但是却也一直抓不到他的定义。所以我现在也就索然放弃了,不再刻板的追随他字面上的意思,让自己在时岁的增长下完成自己人生的沉淀,让自己变得优秀。
最近一年里,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也看清了一些东西,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虽然不曾太过明确,但是也逐渐有一个模糊的方向。二十四岁算年轻吗?算是吧。但也不尽然,这个年龄应该是拿来改变的,而不是用来遮掩自己穷困潦倒,年富力强的借口,年轻遮掩了很多问题,穷,现在我们可以穷的理所应当,那是因为我们刚步入社会,还没有时间积累,但是两年后三年后随着时间的累加,我们还有勇气可以这样理直气壮吗?等到我们没办法用年轻这块遮羞布遮掩的时候,穷懒丑等等都会成为年轻的笑柄。如果年轻不去努力的话,不做出改变、不解决问题,那自己只能成为问题。要学会相信因果关系,种什么样的因,终会结下什么样的果,趁年轻,辛苦些;努力些,让自己的以后容易些;轻松些。
成长,就是克制,是理智,是权衡利弊后的取舍。去年写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现在看来,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那篇文章是我刚毕业写的,那时候总是急于求成,而且还有些目空一切,在工作上觉得没有施展自己的能力,总是怨天尤人。到最后一无所获,还自以为是。甚是可悲。
山本耀司说过:“一个人的自我,是在关系的碰撞中形成的,厉害人物,是和厉害的人、事和物,深度碰撞中淬炼而成。深度碰撞自然有各种痛苦,甚至是深度痛苦。不仅是要和外在的厉害客体去碰撞,也要敢于深入你黑暗的潜意识深处,这样你才能看到更多瑰丽的风景,淬炼出更强的自我。”现在细细想来也不尽然是如此,所有的对立,碰撞,其实都会很多坏的结果,得不偿失的那种,在碰撞中,其实要有一个界定,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积极的结果,在所有界定条件不对等不成熟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避免碰撞,因为当观点形成,他的潜意识里面就一定是被他认可的,你很难去改变他的潜意识。除非你能够拿出绝对有力的论点或者结果来证明他是错的。
去成长,去积累,去让自己日渐丰满,让自己能够影响别人,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只有让自己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吸引别人的目光引起别人的关注,所以在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就低下头,脚踏实地的往前走,不要去计较得失,只需做到哪些自己深恶痛绝的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好,勤快一点,多做一点,多动些脑子。避免因为不动脑子而产生的错误,别怕麻烦,因为很多事情的失败就是因为一丁点细节引起导致的。就算是犯错,也不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因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多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就不值得被原谅了。严谨、细节,这些做到了,我相信一定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