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照顾父母都时候偶尔会有些控制不住脾气,尽管在心里一直提醒自己冷静、好好说话、注意表情,但冲口而出的一刻还是生硬刺人。
父亲会经常打盹,有时正吃着饭就睡着了。每隔一天,午饭后我会给父亲洗脚修脚换药,过程需要50分钟左右,期间父亲会睡着五、六次,然后他的脚就会不受控制的颤动或者痉挛,我手里的剪子尖也会因为突然的颤抖扎到他脚趾上,尽管我提起12分的警惕,他的脚一动立刻抬手,然,每次还是会有一两个出血点。虽然糖尿病足感受不到疼痛,血也能马上止住,但是我还是会心疼呀!继而,这种心疼就转化为自责,进而是愤怒。
脚又抖了,轻轻拍拍,好一些,继续干;又在抖,再拍拍;几次之后,我着急了,冲口而出的话就是“爸!醒醒!别睡啦!”
父亲会一惊睁眼,然后诺诺的说“我没睡,一直醒着的。”
我的声音忍不住提高:“哪里没睡,看你的脚都拧起来了!您别睡配合我一下好吧!”
父亲:“好!”
然后,我继续修脚,父亲继续打盹······全部处理后好把脚放进拖鞋里,父亲会说:“谢谢哦,今天洗的最舒服。”父亲的话给我的解读是向我表达感谢、夸赞和包容,听到这些,我会为刚刚的态度自责,老是收不住脾气,有话好好说呀!赶紧站起来搀起父亲送到床上睡。
母亲腿脚不好,也一直没拄拐杖,十几年前就买了拐杖放在墙角落灰。她基本不出门,在家走路会一边斜着身子小碎步的冲,一边用手撑扶身边的东西,比如衣柜、门框、椅子靠背、墙角等等可以借力的地方,一路晃到她的目的地,然后哼哧着一屁股重重坐下。每次看她这样走都好担心她会摔倒,赶紧过去搀扶,我问母亲为什么不用拐杖,她总是说还不到时候,已经90多岁了,不知道几时才是时候。
几个月前再次摔倒之后,母亲终于同意用我买的助步器在家走路,这样她也可以在家里几个房间来回走走锻炼一下。但是由于餐厅和卫生间的门有些窄,助步器要竖过来进门,母亲嫌麻烦会把助步器放在门口,好在到餐桌或是坐便的距离不太远,也有可借力的地方,母亲太固执就随便她了。
入夏之后,母亲怕热,中午会在她的房间开空调,午饭也要端到房间里吃。惊险的一幕开始了,我看着她颤颤的推着助步器走到餐厅门口,然后扶着门框、冰箱、椅背过来,母亲盛饭从不假手于人,否则就会生气。她给自己和父亲盛好饭舀好汤,然后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一路跌跌撞撞窜回房间,留下助步器孤零零的呆在餐厅门口,父亲吃好后会帮她送进房间去。这时我往往还在厨房忙碌,给他们准备晚上的菜而无暇关注其他,第一次看到母亲这样的操作真是给我惊到了!
想起腿脚不好的婆婆在家时会在轮椅座位上放块板子,把要喝的水或者其他物事放在上面,这样轮椅即使助步器又是运输工具,安全又方便。我把家里的简易轮椅拿出来布置好,推到母亲面前,让母亲有东西占手不能推助步器时可以使用轮椅,还带着她练习了一遍,母亲满口说知道了。第二天,相同的惊险画面再次出现,我赶紧冲过去一边扶住她一边把碗端在手里,到房间后我问母亲我什么不用轮椅,回答是“忘了”。好吧,我再教了一遍。第三天依然如是,我好奇了,问母亲为什么不推轮椅,母亲说自己有数,知道怎样不会摔倒。我说如果摔倒怎么办,给我们添麻烦是小事,她自己受罪受伤是大事呀。好说歹说母亲同意推轮椅了,刚好到姐姐接班的日子,嘱咐了姐姐我也踏实了。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给父母做好饭后惊险画面再次上演。我心里的火瞬间上头,一句话冲口而出:“妈,您如果不用轮椅或助步器的情况下再摔倒,不要给我打电话,打了我也不会来!”话一出口就后悔了,真的能不管吗?既然不会做,为什么要出口伤人?
记得早先听过一场讲座,是关于孝道。何为‘孝’,不是给父母钱物,不是供养父母衣食,更不是请上保姆照顾,而是‘色难’。‘色’,即颜色,脸色。给父母怎样的脸色看,怎样的话语听;是微笑,是温柔,还是不耐烦甚至恶语相加?我想到汇爱家常常提到的满足感,物质满足,到父母这样的年纪已不重要;精神满足,父母的经验阅历才是我的宝藏;情感满足,这是父母此刻非常需要而我也有能力给的。
接纳父母一天天的衰老,走不动路,咬不动菜,记不住事情······接纳自己,守住初心,修炼好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