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通常认为亲密关系是形容夫妻或者情侣之间的关系,这样看就狭隘了,盆友。一段关系里只要有亲密感的存在,都可以叫亲密关系。比如说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亲密关系。
常常遇到亲朋好友叨逼叨逼叨~地吐槽亲密关系中形形色色的各种状况,而我总是幽幽地甩出一句:宝子,咱先改变改变自己吧,行吗?
这时候对方往往都会不解地问:明明是对方没道理,凭什么要我改变?(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还是太年轻~)
我想说的是,没有人有权力逼着你改变
在亲密关系中,谁受不了,谁改变
为什么说是谁受不了谁改变呢?
举个栗子:当你开车行驶在右侧的慢车道,你前面有一辆车,一直以法定的最低速在前行,而你需要赶时间参加一场会议,或者赶航班,又或许你就是单纯地想快速一点,节约时间。
而此时你有两个选择:
1. 在后面不停的摁喇叭,去催促前面的人开快一点
2. 你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观察交通环境,伺机超车
我相信但凡是有一点点聪明才智的人,都会选择第2种方案,而不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美好的心情投注在不断地按喇叭去催促、去期待、去等待别人快一点走,然后万一前面的人还是龟速前行,时间浪费了不说,还能气半死,想想都上头呢~
有朋友就会说,你这个比喻不恰当,亲密关系一般都是亲人或者爱人,既然是一家人,那应该是同乘一辆车啊,我想要家庭/友谊之车平稳一点、快速一点,那我要怎么办呢?
如果你能把爱人/亲人/朋友当成与我们搭同一辆车的人,那么这个问题更好办,找个服务区停下来,换司机。你有能力你自己上呗。你来用你的本事、你的能量去达到你所期待中的平稳且快速进行的需求,简而言之:你行你上,你来带节奏。
而不是你坐在副驾驶,以唠叨、以催促、以指责的方式,寄希望于让我们的亲人/爱人/朋友将我们的家庭/友谊之车开的又快又稳。而自己坐在副驾驶来指挥一切,要求司机,开的又快又稳,一切如你所愿…… 这叫做控制、这叫做坐享其成。你既然不满意,那你干啥了呢?你啥也没干,净是搁那叨逼叨了。
如果你是乘客,切记千万不要惹怒司机,持续唠叨、抱怨、指责下去,会有车毁人亡的危险啊,盆友!
说到这里,估计还有朋友要问,那凭什么要我累死累活地开着车载着他往前走?
是啊,为什么呢?
1. 选择让他上车的人是你,不满意目前的速度和平稳度的也是你
2. 当他达不到你的需求,留他在车上的人还是你
所以,选择你所能承担的,去承担你所选择的。你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无辜,你目前的生活境遇,是你过去的所有选择的结果而已。
小编曾经有过一段奇遇,在小区门口买手抓饼结识了早餐店的老板娘,两个人相谈甚欢,加了微信,很快就变成了熟络的朋友,一起约饭,逛街。随着关系的熟络,她开始跟我吐槽她的未婚夫,各种对她不好,常常吵架,甚至家暴。每每闹分手,都是以男生的道歉、挽留、甚至下跪和好如初,但是过不了多久,又会陷入下一轮循环……她说他PUA她,说她一无是处,导致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渐渐地迷失了自己……每天沉迷于在各大APP上搜索各种情专的分析和讲解,一边纠结、愤懑,以泪洗面;一边又因为种种现实因素离不开这段已经不健康的关系。
盆友,请切记:
当你把不合适的人请进了自己的生命,请记得,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当你选择继续留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里,请记得,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当你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无法挣脱现状,请记得,这是因为你自己还不足够努力
我们一直在寻找真理,其实真理并不在外面,并没有人会无条件地、不求回报地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也没有人有义务让我们快乐,更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害负责。在四处寻找之后,我们终会了解到,我们所有生活经历的一切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心中。
诚如张德芬老师在《遇见未来的自己》一书中所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