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直被视为读书的最高境界,苏轼自己也一直亲身践行,他对仕途艰难,对人生磨难的种种化作一句句一篇篇经典传奇,成就中国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前人的经验总会为我们做出清晰的指引,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有些东西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因为道理是相通的,读书就是如此,自古而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就源于此吧!感恩“2019兴成长计划”的关怀,有幸通过此平台,向优秀的同行前辈学习!
为此我也制定了自己的短期规划,在不断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努力拓宽视野,走出踏实稳重的每一步!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拓宽视野。
新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一次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进入我们的视野,可以说是教育的全面革新,尤其是对我们年轻的教师一次挑战,课堂才是我们拼尽能力的主战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所以讲好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丰富多彩的,纵横延伸,多学科之间相互贯通,跨学科知识之间整合,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形成性评价要及时跟进,这些才是冰山一角,没有大量的课前备课,一节合格的语文课是无法成型的,需要教师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知识,大量的知识储备!
所以我们教师读书迫在眉睫,有计划,有目标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期初制定教师学期读书计划,寒暑假期也统一规划读书,做好读书笔记,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用心上好每堂课,每一次进步都是全新的开始!
二、在阅读中充实完整的人生,收获“腹有诗书气自华”!
用心灵浇灌的花朵才会馥郁长久,书的馨香才能浸染人的灵魂!在书中寻找信仰,心宽方寸间,让高尚德行驻心间方能长久育人,长久为人师表,心中有德,方能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书应该是我们教师心中的一把“戒尺”,唯有对书产生敬畏之心,并身体力行,才能鞭策自己继续前行,心间才能立足“戒尺”的规矩,教育视野才能拓宽!
坚持读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