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村里大路边上有一户人家姓李,大家都叫他老李、老李家的。老李老两口都以种地为生,家里五个孩子,四女一男,男孩排行老二。
因为就这一个男孩,老李老两口都宠溺得很。
从小李记事起,父亲喝酒的时候,要给他斟上一杯,父亲抽烟的时候,也要给他递上一根。别人告诉老李,小孩子不能抽烟喝酒,老李把头一扬,梗着头皮大声说:“哪个男子汉不抽烟不喝酒?”
老李家因为孩子多,家里有些困难。但是,再委屈也委屈不到小李的身上。每天,上学之前,家里四个姐妹要起来帮老李家的把家务做好,老大老三喂猪喂鸡喂鸭子,老四老五年龄小一点,帮老李家的收拾一下柴火,烧饭。
小李呢,等饭做好了,盛到碗里端上桌子,才懒洋洋地起来,简单洗洗手,坐下吃饭。
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小李的位置永远在上边,和老李并坐。
有时候,小李起来一看,又是万年不变的地瓜绿豆汤,他鼻子一皱,扭过脸就到橱子边,蹲下身去从橱里摸出一把雪白的挂面来,再去鸡窝掏出俩鸡蛋。
本来老三乖乖在桌边吃饭,小李瞅她一眼,老三就赶紧把碗放下,去锅边给他烧水下挂面,最后再卧俩荷包蛋。
整个过程其他人都安静地吃饭,没人抬头,仿佛这一切都不是发生在他们身边。
放了学,四个女孩作业顾不上做,老大老三背上框子去打猪草,老四老五收拾做饭。老李老两口永远在地里忙活。只有小李,悠哉悠哉地打开书包做作业。
02.
几个女孩上完小学,老李老两口说什么也不让她们再继续读下去了。老李说:“女孩嘛,识几个字就行了,终究是别人家的人,留着钱得给我家小子娶媳妇,她们呢就出去干活给我挣钱去。”
小李读书不行,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倒是很在行。老师三天两头去老李家反映情况,请他们配合学校对小李进行管束。小李上完小学,说什么也不肯念了。老两口见儿子心意已决,怕老师再让儿子受委屈,也就不再勉强。
这下小李可高兴了,他倒也不怎么出门,每天除了吃饭就躺在床上看武侠小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渐渐长大,老李老两口也慢慢老去,老大老三到了适婚的年龄。老李老两口盘算着,给老大老三找个殷实的家庭,多要点彩礼,正好给小李盖房子。
老大在地砖厂打工,跟一个小伙子情投意合,可惜小伙子家太穷了,家徒四壁,一点彩礼都拿不出来。她一直没敢跟父母说。听到父母要给她定一门亲事,她跟小伙子商量了一下,俩人私奔了。
老李老两口勃然大怒,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儿子的房子可怎么办。好在老三很听话,模样也不错,老两口把希望都放在了老三身上。
媒人给老三说了一户城里的人家,公公婆婆都是国家职工,家庭条件很好,小伙子也白白净净、文质彬彬。唯一的缺点就是,小伙子是半聋哑人,除了爸妈,别的都只能靠手语交流。
公公婆婆对老三模样、性格都很满意,定亲那天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红包大到足以让老李老两口把小李的房子给盖起来。老李老两口乐得合不拢嘴,怎么看女婿怎么满意。
03.
房子盖起来了,就差一个儿媳妇了。
老李老两口开始到处托媒人,媒人给说了几个,相亲的时候姑娘都对小李表示认可,因为小李外表还不错。但是回去之后找人对小李一打听,亲事就黄了。小李实在是太懒了,这么些年,没见他出去干过活,也没见他下过地,每天躺在床上看武侠,除了吃就是睡,一分钱没挣过不说,抽烟喝酒样样占,哪个姑娘愿意跟他?
老李家的很着急,再去托媒人,多少钱媒人表示也不说了,说不了。
有一天老李家的听说别的村有一个算命的算得特别准,她抱了箱酒搁到三轮车上蹬着车子就去了。
去到之后,算命地说:“你这儿媳妇不好找,你必须爬到泰山顶上给泰山奶奶上柱香,求她保佑你找个儿媳妇。”
可怜老李家的六十多岁的人了,为了儿子娶上媳妇,硬生生地爬到泰山顶上给泰山奶奶上了柱香,许了一个保佑儿子娶上媳妇的愿望。
果然没过多久,儿子的缘分就到了。
04.
这天小李去远方一个亲戚家办点事,酒足饭饱后亲戚问小李有没有娶媳妇。
小李说还没遇到合适的。
亲戚说:“我家附近的一个小妇人,离婚没多久,经常来我家串门,人长得还不错,要不叫过来你俩见见?大老远的跑一趟,合适最好,不合适也不要紧。”
小李点点头答应了。
亲戚把小妇人叫来,倒上水借口有人找她,便出去了。
小妇人坐在椅子上低着头也不开口说话。
小李抬眼打量了那小妇人一番,只见那个小妇人眉梢含春,眼波含情,笑意盈盈,低头不语,一条乌黑的麻花辫垂在脖子后面。个子修长苗条,两只葱白的手摆弄着手里的茶碗。
小李这边正放肆地打量着小妇人,看得是心花怒放,冷不防小妇人抬起眼来,看小李直眼看她,“扑哧”笑出声来。小李一下子心里就有数了。
亲戚半个多小时回来的时候,见小李和小妇人相谈甚欢,大喜过望,觉得自己办了件好事。
当天小李回去把这个小妇人给老李家的一说,老李家的就按捺不住了。没过几天,就带着儿子去了小妇人家里一趟,表示想赶紧把亲事给他俩定下来。
小妇人这时提了一个条件,老李家的听完傻眼了。
小妇人提了什么条件呢?
敬请期待下一篇故事《不安分的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