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季节,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走在街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空气中飘荡着花香,那是刚刚开出花骨朵的说不出名字的花儿。在春天,人们脱去厚厚的棉衣,穿上轻便的春装,去踏春去恋爱,仿佛卸掉的不仅仅是厚重的衣服也同时卸掉了心中久违的枷锁。
这是我来北京的第七个年头了,仿佛从来没有在一个城市待过这么久,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竟然都过去这么久了,我在不觉间已经成为了一个厉害的大人,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有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不再偷偷的流眼泪,也不会再想着哪一天回到那个被称之为避风港的家乡。我的生活好像没有回头路,我有的时候会忍不住的感慨长大真好啊,自由自在的没有父母的管束,我终于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可是,成年人真的只有快乐吗?好像也不尽然。年龄赠与了我们自由,而成长和社会也附带给了我们孤独和迷茫。我仍记得加班到夜晚的那些日子,当我满身疲惫置身于所谓的CBD,看见灯光辉煌的写字楼高耸于车水马龙的街区,我内心充盈的不是对未来的期许,而是迷茫以及对于无忧无虑日子的想念。
我的孩童时期其实并不幸福,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将我留在姥姥家照看,虽说亲戚们都对我很好,可还是造就了我敏感的性格底色。在我成长的路途上,在我遇到困难的很多时刻,我第一反应是自己如何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而不是向任何人哪怕是我的父母求助,我固执的相信自己拥有可以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我孤独我也勇敢着。
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刻,心中涌动着难以名状的感动和忧伤,感动于英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遇到了一群爱她的家人和朋友。她可以在哪怕是那个动荡的年月里都能够无所顾忌的过着相对优渥的生活,她的童年仿佛并不缺失什么。忧伤则在于哪怕作为一个孩童,造物主也不曾放过我们每个人去经历成长的伤痛,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失去童真,也失去对于未来的无限渴望。
我很不忍《骆驼祥子》以及《药》中对于普通民众苦难生活浓墨重彩的描绘。一直以来,受这类型题材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一直以为那个时代的人民充斥着苦难与心酸,人人自危吃不饱也穿不暖,当然也许大多人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可《城南旧事》却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和体验。《城南旧事》虽然也描写北京城平凡人的生活,但却没有聚焦于人民的苦难,而是记录了英子一家的日常生活,在平凡的琐事中反应了当下人民的生活面貌。
林海音的文字朴实生动又充满童趣,站在孩童英子的角度描绘了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小偷朋友、宋妈、兰姨娘以及爸爸的故事。小朋友的世界总是充满了问号,英子在用自己的本能去交朋友,并没有受到世俗的影响,所以她不在意也不害怕秀贞疯疯癫癫的样子,听她说一些颠三倒四的话还帮她找到了小桂子;她分不清躲在草丛里的大朋友是不是小偷,只知道那个人可以和自己说一些有趣的故事。但是人总会长大的,伴随着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也终究不再是小孩子了。但就像书中爸爸说的那样,长大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长大后我们要承担的责任太多,但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咬牙挺过去,就一定会完成的。
我们和书中的人身处不同的时代洪流中,每一代人有自己独属的幸福和不幸。宋妈作为英子家的帮佣和奶妈,她无疑的是那个时代很多乡村女人的写照。不受控的嫁给一个不爱自己跟自己养的驴子很像的黄板牙男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来到城里帮佣,去照顾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只能在老家放牛或交给别人来带,可哪怕是这样,不争气的男人还会拖后腿让孩子死的死丢的丢,但哪怕这样,宋妈也还抱着再有孩子的期许,离开英子家和那个看不到前景的男人回了老家。作为主人公英子,她无疑是幸福的,相较于宋妈的孩子,英子出身好,有优渥的条件可以接受好的教育,未来也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