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1149天。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2020.05.01
“碎”是陕西方言,小的意思。先来分享一下今天在镇上赶集看到的发生在卖活鸡店一幕:
A是男店主,B 是女店主,A和B年龄大约30+(目测,因带着口罩)。
来了一对夫妻,年龄与我差不多(目测,因戴口罩奔5了),刚站在店外看宰好的鸡,A 跑过来热情问:“大姐,买鸡嘎(嘎是云南方言)?要土鸡还是土杂鸡?宰好的还是选只活的?”这时只见被叫大姐的女士眉头一皱,面露不悦地看了A 一眼,此刻她身边的爱人一边说“宰好的土杂鸡怎么卖?”一边用胳膊轻轻地碰她。后来来了一位小伙子(目测30出头吧),B 赶忙迎上前热情地问“小弟,要买鸡嘎?”小伙子点点头。然后一起到里面装有活鸡的笼子看。又过来一会儿,老公来找我,B 依然是热情地迎上来说“大哥,卖鸡嘎?”老公指指我,B会意。 再后来,B 将A 宰好的一只鸡拎出来,刚刚那个小伙子走上前去接,B 笑笑说,这个是这位姐姐的,边说边走向我,你的马上就好,稍等一下嘎。小伙子讪讪地点点头。转身要走时,刚刚那对夫妻又回来了,这时B 仍旧热情地迎上来问:“大哥,卖鸡嘎?”……
回去的路上,想起刚才的一幕——女人的态度,A B 老板对顾客的称呼,觉得挺有趣。就讲给老公听,老公说,你们女人哪小心思就是多,想法怪异,跟谁都斤斤计较,你那个同学XX 不就是这样的么。是呀,我同学XX ,在餐馆被年轻的服务员喊阿姨,噘嘴问人家服务员,她有那么显老吗?实际上她儿子和人家服务员差不多大。在商场被导购喊“大姐”也又情绪,说就不能喊声“姐姐”让人听着舒服点吗?另一同学开玩笑说是否再加上前缀叫你“小姐姐”更得劲!其实对于素不相识的人喊什么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话是这么说,其实,细究一下,语言背后的潜藏的意义还是能反应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心态活动,也足见语言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比如,今天店老板B 就擅长琢磨顾客心理想要听的是什么,对于前来店里的顾客打招呼比较贴切,尤其熟谙女人喜欢被人“无意”夸”,所以如我年纪,称呼“姐姐”,而她老公A 老板,则称呼“大姐”,若在其中选一,我也更喜欢别人喊我“姐姐”,女人的虚荣么。“姐姐”听上去比“大姐”显年轻、有朝气和活力,“大姐”听上去是老气横秋,头发半白,操劳的中年油腻的那种形象,所以才有前面女人和同学的嫌恶之情。看来称呼也大有学问,称呼仅仅是表象,本质就随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场景)而不同。你看,称男人“大哥”或“小弟”,双方都没有意见(至少没有听见熟悉的人对称呼什么提出异议),而女人则不同,如果女老板B 喊比他年纪大的男同志为“小弟”和A 老板称呼比他大的多的女同志为“姐姐”或“小妹”似乎也不好,有挑逗、轻浮、不尊重之意,也会讨人嫌的。所以说,人的心理感觉很微妙,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心态不同,引爆情绪的点也不同,当左不行时,也不见得右就可心。情绪无处不在,就看主人怎么看待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以及当下那刻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