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启新程,奋楫正当时。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再次擘画广东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乡镇一线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必须全面紧扣省委的战略部署,立足基层实际,大力优化产业发展、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锻造一线尖兵,书写好高质量发展的基层答卷。
把准产业脉搏,增强发展动力。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作为发展一线、建设一线、攻坚一线的基层,要紧紧锚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航向逐浪前行,立足当地实际,充分整合盘活撂荒地、零散耕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做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等特色农业。同时,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商标,依托电商直播、农超对接等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实现以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此外,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升级,深入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引建农产品加工综合园区,建强补强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线上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深挖文化古村落、红色遗址等资源,结合绿美乡村建设,开发农耕体验、研学旅游项目。探索推动“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文旅”全链条发展,以成行成市、成链成群、成名成品推动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
创新工作机制,释放基层活力。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立足基层实际,创新的重点难点在于产业经济发展的模式、机制的探索创新,在于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进一步释放基层的发展活力。要通过建立“清单化+项目化”推进机制,夯实基层的工作落实路径。例如,针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任务,制定“一村一策”增收计划,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新型产业项目等,推动行政村集体收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深化“镇企合作”“村企共建”等模式,用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探索创新产业结对、消费帮扶等模式,破解基层产业发展难题。此外,强化跨层级、跨区域联动,既要纵向主动向上对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新建特色产业园、专项债项目等政策资金支持,也要横向打破行政壁垒,全面整合资源构建跨村、跨镇产业联盟,通过共建电商物流网络、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等,实现产业抱团和资源共享。
锻造一线尖兵,夯实发展根基。尚贤者,政之本也。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广聚天下英才,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一方面,基层要全面提升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本领,依托镇级党校、乡村振兴学院、农村实训基地等,加强干部人才培育和素质能力提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互学互鉴互促活动,开好“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专家讲授数字经济、乡村治理等课程,深化“校企合作”“产教协同”,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更多本土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在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下真功夫、花大力气,用真金白银的政策待遇吸引人才,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服务专窗,完善落实人才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一站式、全流程事项服务,持续优化基层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在基层这片沃土扎根成长,在高质量发展事业中绽放异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