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行了第五期家庭教育指导,主要交流小学中段孩子的学习发展问题。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我首先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课题说明,接下来大家进行了自我介绍表达了自己的期待,看得出大家都是有爱心关心孩子的家长,让我倍感温暖。接下来的心灵电报小活动,大家都非常认真地感受彼此的触动,发出了自己的信号,可是消息却没有反馈回来,有的说感受到的就不一样,有的以为对方是不小心触碰,没领会意思。原来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感觉如此不同,我们的理解竟然和真相是两回事。带着这份体验,家长们再次重新审视孩子所谓的“问题”,大家都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接下来的画场景大家都表达得很清晰也很流畅。第一位家长提到的是孩子不肯写作业等问题。当我们还原场景的时候,她提到孩子一放学就不高兴,她假装看不见,面无表情地该干啥干啥,孩子诉说受到的委屈她就抓住机会讲道理。本来大家都觉得一切很正常,但当我站在那个位置上去呈现的时候,分明感觉到的是被忽略和情感的隔离,有家长情不自禁地说到,“这其实就是冷暴力”。孩子不肯写作业,磨磨蹭蹭不听话其实就是无声的抗争和对情感回应的求助。第二轮演练,我采用新的方式回应,她感觉舒服多了。
还有一位家长画出的场景是老大自己在左下角房间里写作业,中间是客厅。妈妈在做饭,小孩子在妈妈旁边的房间里做自己的事情。一家人边界清晰非常有序,看得出孩子们也都很优秀。这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家的场景。女儿很优秀很懂事也很独立……这描述简直就是多年前的我。这位妈妈非常了不起的一点是懂得守好边界。从图上看亲子之间的距离刚好给了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但情感的表达似乎有一些不足。通常“乖孩子”的背后往往有着大人看不到的隐忍和委屈——“优秀”是很多女孩子在家庭里争取父母重视的砝码。尤其是说到小儿子离不开妈妈管的时候,更像是妈妈终于有了一个和孩子黏在一起的理由。虽然妈妈们都说对俩孩子都是一样的,但周围人的态度肯定有区别,孩子们的感受也肯定不一样。这里我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还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妈妈在离不开的小儿子那里才终于找到了价值感、归属感,甚至其实是妈妈和他在撑起这个家。这还让我想起以前做过的许多案例中,用孩子的问题做掩护,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夫妻关系、矛盾冲突都找到了回避的理由,控制不了孩子的爸爸就控制孩子也是许多妈妈不自觉的选择。
情境体验带来新感受的还有俩孩子守着才肯写作业的场景演练。当我们坐在那里扮演孩子的时候,一个感觉被严密监视,被迫做出认真的样子写作业;一个感觉妈妈全心全意陪伴的感觉好幸福,非常渴望妈妈陪,所以用这种方式求关注。结果可想而知,当妈妈离开,一个觉得可算解放了要尽情玩耍,一个用“不守着就不写”把妈妈拉回到身边。这个案例让我想起家有俩宝的薛老师说的:“写作业这事儿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节奏。”她家二宝就每天都不肯要写作业,她就顺其自然耐心地慢慢和孩子聊,聊感受、聊责任、聊后果,慢慢等孩子自己改变,现在也顺利考上大学当上了老师。
表达条理很清晰的还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家长,孩子各方面都很出色,她希望孩子多表现、更自信,当我反问她“如果换做你,会不会在没有足够把握,在领导或不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呢?”她说不会。那“孩子有没有说不的权利呢?”在这一连串的提问中,她很快共情到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了孩子的做法。
比较有特点的还有一个老少三代各自意见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各种事情,总是无法达成一致,看上去孩子不知所措。经过进一步交流,我们发现孩子其实是有选择的:没法选择的时候,谁是权威听谁的。这种意见不一致的家庭,发展到最后,归根结底就一个结局:孩子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谁的也不听!这件事的改变也只能是一家人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爸妈的权威树立不起来,以后老师的要求也很难按标准落实。
今天还进行了家长分组演练。一位妈妈提到孩子没有目标,不知道将来干啥,她总是担心学习没后劲。
第一组很好地呈现出了她的感受。“孩子,你将来想干啥?”“当老师”“那你现在要好好学习”“当医生?”“那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无论孩子说什么,妈妈都会把谈话落到唠叨孩子好好学习。其实她根本不关心孩子将来干啥,只是以此为借口,表达对学习的担心——似乎她认定孩子将来学习会下降,给了孩子一个非常糟糕的心理暗示。
第二组带来了新的思考。“你将来想干啥?”“不知道”“再想想”“我想不起来,你想让我干啥?”“我也不知道”“那你将来想干啥?”“不知道”……父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啥,该干啥,能干啥。拿啥引领孩子呢?
后面的几个家庭都提到了爸爸缺位的问题,一个是定期沟通,一个是妈妈要做好解释,拉近爸爸和孩子的距离,树立爸爸的位置和形象,再就是重大问题是发挥爸爸的引领作用。
一下午的活动虽然结束了,大家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有几位家长还单独进行了联系,预约了接下来的咨询。只要大家不断反思,不断学习,相信孩子们都会有进步,都会取得更大的提高。
[本期观点:
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关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抚平孩子的情绪是加深情感链接的前提。
强者才会示弱,弱者只会逞强。在孩子或孩子爸爸面前示弱,才能给他们留出成长的空间。
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要先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成为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的“依靠”,孩子才会愿意听父母的话。离开了感情,人不会在乎任何事。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基础。良好的沟通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家庭里互相关爱的氛围、情绪情感的流动、内外标准的统一都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哪里“堵了”哪里就会出问题。
活在当下,做什么就全身心做什么。要求孩子做事专心,父母就不能三心二意。要求孩子有目标父母就先要有自己目标。很多事让孩子切实看到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他才能学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