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崇艺君
第一次听说“西关”这个名词,是从一部名为《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电视剧中。这部从2000年开始上映,如今已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久、集数最多的电视系列情景剧,贯穿了很多广东人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晚餐时光。
剧中一家人居住的地方,西关的康家大屋,是崇艺君对传统广府民居建筑——西关大屋的第一印象:进屋必经的趟栊门、洗衣晾衣的天井、全家聚餐的大饭厅……事实上,这些场景都是在摄影棚里搭建出来的,康家大屋的原型,就是如今分布于荔湾区的传统西关大屋。
西关,即指广州城关以西,自古以来就是广州城的繁华富庶之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除广州海关以外的所有沿海通商口岸,并指定了半官半商的垄断性贸易机构“十三行”来充当外贸中介人。十三行商人垄断了所有中西贸易,被认为是18-19世纪全世界最富有的商人。
富商巨贾在西关置地建房,建成一栋栋土洋结合的西关大屋。西关世家,非富即贵。如今,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一带,还保留有一些西关大屋社区。
行走在西关的寻常巷陌,西关大屋就静静伫立在树影婆娑,或虚竹掩映之下,无声地讲述着百年前的风雅与繁盛。
墙头的猫儿却听倦了这百年的传奇,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在西关民俗馆里,传统西关大屋的格局和布置被还原。触摸着水磨青砖的外墙,脚踩着刻上岁月痕迹的红砖,就仿佛回到了近百年前,繁华西关的旧时光中。
西关大屋的正门有“三件头”。脚门是四扇对开的小折门,防止外部视线干扰;趟栊是栅栏式的拉门,可防盗、通风;大门坚固、厚重,是大屋的主要关防。
所谓“趟栊”,开为趟,合为栊。这种栅栏式拉门由5-6厘米径木圆条横排组成,棍数取单不取双。穿梭在大街小巷,路过一扇扇趟栊门,便知道这无数次的开开合合之间,是西关人的家长里短,西关人的爱恨情仇。
西关大屋典型平面为“三边过”(即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以门廊——门厅——轿厅(茶厅)——正厅——头房(长辈房)——饭厅——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两侧的开间主要有书房、偏厅(家属休息及会客用)、卧室和楼梯间等,基本上是左右对称布置。大屋的两侧还各有一条“青云巷”,窄而长,能有效通风,还有采光、晒晾、分隔邻里的作用。
沿梯而上,二楼有西关小姐的闺房。广州有一句老话:“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东山是广州权贵的世居之地,而西关自古则是广州的商业繁华区。花园式洋房和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出身富贵之家的西关小姐,是最早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群体。她们飞出重门深院,接触各种舶来品和舶来思想,打扮新潮,思想独立,成为老广州最青春明丽的风景。
西关大屋社区毗邻着荔枝湾。“一湾清水绿,两岸荔枝红”,如今的荔湾区也因此而得名。
河畔细柳轻拂,榕树盘根错节。沿着石板路前行时,远处传来缠绵清越的粤曲,掠过荔枝湾的粼粼碧波,消散在西关大屋绘有“屋尾花”的山墙后。粤剧粤曲,以广府文化独特的语言,将历史中的爱恨情仇传唱至今。榕树头下听唱曲,依旧是西关人休闲时所爱。
除了听曲,西关人的爱好里怎么能忘记美食呢?有言道:“食在广州,味在西关,源自泮塘”。荔枝湾旁的泮塘村,兴于池塘、洼地之上,出产质量上乘的“泮塘五秀”——茨菇、菱角、莲藕、茭笋、马蹄。
与荔湾湖公园相连的泮溪酒家,建于1000多年前南汉王刘长的御花园“昌华苑”的故地。赏心悦目的园林风景,精巧玲珑的茶点,让人早已忘记它最初只是一个用竹木、松皮搭架荷塘之上,充满乡野风情的小酒家。
西关的另一侧,恩宁路的骑楼、随处可见的铜铺保留着繁华时代的记忆,上下九路的喧闹仍在延续着西关蓬勃的生命力。
人们说,西关是最能体现老广州风情的地方,是兼容开放的广府文化的缩影。砖墙古韵,窄巷幽深。一条石板路,一道趟栊门,一湾荔湖春水,一曲南国红豆。你可以试着在这里找回生活的诗意,或者就只是在忙碌的间隙,简单地将自己遗忘在缱绻的旧时光里。
---------------------
原创文章,转载请勾搭作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