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一序由来]
伍艺空间是贵州伍艺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简称,创建于2011年6月,是贵州最为活跃的艺术策展及推广机构,从创立至今共策划举办了超过100场艺术展览活动,2014年开始致力于推广欧洲版画艺术,先后在贵阳举办了多次欧洲艺术家的版画作品展。2016年起自主研发创新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伍艺空间创艺大课堂,目前已开设多个校区,专注于服务广大青少年群体的审美教育需求。伍艺空间是一家深具文化传播意识的艺术机构,是贵州人民出版社《大市场》杂志、贵州省文化馆《群文天地》杂志、贵阳高新区《创客故事汇》等多本刊物的策划编辑单位。
艺术展览,目前在中国还不成其为一种可以正常盈利的商业模式,其文化传播意义似乎更大。数年来,伍艺空间所举办的大多数展览,均为民间自筹费用完成,尤其伍艺空间主办的展览,更是勉力而为,来自不易。作为策展人,为展作序是基本任务,每一次展览机会都值得珍惜,只可惜因为时间所限,不能为每一次展览作序,即便作了,也往往草草而就,有辞不达意之嫌,读者诸君莫怪莫怪!
德镫上人和他的“超形上”绘画艺术
伍艺空间正在筹备德镫老师(唐家正)的画展。由夏入秋,有点拖拖拉拉的,但毕竟在推进。
这次展览的发起人,是德镫老师当年就读的贵阳十二中职业美术高中班的班主任邓传奇老人家。而展览的促成,也将通过邓老发动部分十二中校友众筹实现。去年伍艺空间众筹了哑默老师的诗文集《梦中故园》,今年,又将在邓传奇老师的主持下,众筹一次别开生面的画展,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德镫老师是出家人,可又不仅仅是出家人这一种身份。他还是一位艺术家,曾经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其中尤以行为艺术作品影响最大。几年前,德镫老师回到贵阳老家,与两位徒弟(德乐师傅和安顺师傅)一起,有缘在贵阳市乌当区渔洞峡小岩村建起了一座禅院——零禅林。师徒三人每天都有日课,这其中,也包括艺术创作。
从今年夏天开始,伍艺空间在零禅林先后组织了几次艺术体验活动。凡是到禅院做客的朋友,无不敬佩于三位师傅的精神和作为。零禅林最为不同凡响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艺术气息:三位师傅有各自的工作室,客房、书房、走廊等处也大多陈列着德镫老师的架上绘画作品。可谓名副其实的三位“艺僧”。
德镫老师把他的架上绘画作品称之为“超形上”绘画,他的不少艺术界朋友对此多有评议,这里不多赘述。零禅林所陈列的,主要就是德镫老师的“超形上”绘画作品。在零禅林这样的“原生”(零禅林是在布依村落的基础上稍加改建而成)环境里,这些“超形上”作品企图与自然万物共通共融,呈现出一种质朴至极的神秘,与零禅林构建的“哲美神”书房可谓相得益彰。因此,尽管这些抽象作品大都没有具体的表现对象,但有力的笔触,坚定的线条,沉静的色泽,还是传递出某种大江涌动的气势。这股气势,透露出德镫老师欲将“哲美神”熔于一炉的胆识和“野心”。这是作为艺术家的德镫,这“野心”几乎毫无遮掩地显现在他如鹰隼般犀利的眼神中。
与此同时,这眼神中,也包含了悲悯。这是作为出家人的悲悯。这悲悯,也透露出另一层意思:我经历,我懂得,我放下,我理解。正因如此,零禅林没有山门,可谓广设方便,人皆可入。一个没有门槛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我们进去,出来,再进去,再出来,但我们终究还是理解不了。
德镫老师的“超形上”绘画作品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里面似乎充满了太多隐喻。他难道是想让观看者换一个维度看待自己:混乱不堪的日常生活,真值得我们费尽心机地去追求吗?无论已然到手的,还是遥不可及的,它们究竟算什么呢?
此次画展的名称,大家一致认定:禅艺栖息。禅艺栖息,也是灵禅林倡导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禅与艺对普通人都一样:都是我们暂时逃离世俗生活的方式。禅与艺形式各异,但它们共同想探寻的,又脱离不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一主题。在俗世这条拥堵的大马路上赶了太久的路,我们是不是可以暂停下来歇歇脚呢?
文心于2016年8月
发 起 人:邓 传 奇
策 展 人:文 心
学术支持:王 林
艺术主持:李 革
艺术批评:刘 剑
主办机构:伍艺空间
承办机构:微 画 廊
协办机构:和舍酒店
展览执行:零 禅 林
视觉设计:张 诚
特邀摄影:李 小 天 郑 平
特邀媒体:《大市场》杂志 艺米网
微信平台:伍艺文化(park219)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18日-10月22日
开幕时间:2016年10月18日上午10时
展览地点:贵阳219文化创意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