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会,老板谈到了同在一个小区的孩子们“大声吵闹、口出脏话”的不良行为,并深深为之感慨,且极富责任感地认为,学校的养成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之所以还会有这样的不良行为,足以证明我们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努力。
作为教育者,看到生活中的现象总是习惯从个人工作的角度去思考,其实,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绝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事。孩子们的不良行习惯,到底谁之错?我想,终究还是因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三方未形成教育合力所致。
5+2=0,这个公式,它就极为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同步所带来的结果。每周,孩子要在学校接受五天的学校教育,周末回家再受两天家庭教育的影响,其教育结果居然为0。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是令人惊叹?
现实生活中,家长素质还真的是参差不齐!班级里有这样的家长,他们会因为引号的正确用法给老师打电话交流,也会因为如何正确区分两个近义词进行探讨,还会因为学生规范书写的技巧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劲头、专业度常常让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我们所汗颜!
但也不乏这样的家长,你看,疫情当下,身处接送学生的大军之中,仍有家长胆大妄为,为追求所谓的顺畅呼吸,拒不佩戴口罩,一副“天下我第一,还怕谁?”的嘴脸;放学之时,对学校的明文规定视若无睹,在学生专属通道上,我行我素,招摇过市,大有“唯我独尊”之感,仿佛在向众家长宣誓“看看,你们都不这知道这里宽敞,走着好走?”;班级微信群中,美其名曰“言论自由”,发布不当言语,正能量确失,还信誓旦旦地模样“我只是说了句实话而已”;还有的家长“内卷”得厉害,一幅愤青嘴脸,“别人都怎么着了,我怎么就不能?”.......真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从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也根深蒂固。学习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应直接负有更多的责任吧!
诸如家长群体一样,不同人群又构成了庞大的社会群体,那更可谓是五花八门、行行色色!孩子们每日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中,耳濡目染,该学的学不会,不该会的往往看了就秒懂......这也常常让我们“叹为观止”!
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到底谁该为此买单?你说呢!